重庆武隆举办城市发展大会 向含绿量要含“金”量
作者:羊华
文章来源:第1眼TV-华龙网发布时间:2025-05-16 08:33:28游客眼中的武隆,是重庆旅游的招牌城市;武隆人眼中的武隆,却是并不显山露水的小城。
如何提升城市价值,让武隆既满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又成为“游客来了就不想走”的旅居首选地?
5月15日,武隆区召开“全区城市发展大会”,聚焦城市价值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系统部署“三个实在的‘十’招”,探索出向含绿量要含“金”量的城市发展新路径。
破解十个问题 让城市更宜居
“城市建设治理一头连着经济高质量发展重任,一头连着群众高品质生活追求。当前,武隆正站在城市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关键历史拐点,召开全区城市发展大会,精心安排部署未来三至五年城市发展的目标思路和重点任务,恰逢其势,正当其时。”武隆区住房城乡建委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该区将在城市基础设施补短强弱方面靶向发力。
记者注意到,在这次大会上,武隆区定下了“建成乌江流域明珠城市和中等旅居城市”的新目标。
武隆是“长”在青山绿水间的旅游名城,城市要迭代,规划、治理是关键,为此,该区列出了总规调整等十个破解痛点难点的抓手。
在总规方面,武隆将加以完善,推进用地指标全区统筹调配,按照乡镇人口向城区集聚、建设用地指标向城区匹配原则,将零星分布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在中心城区集约化利用。
在城市风貌方面,“一江两山”是核心,“两山”要纳入森耕互换,要同步推进农房整治与林相改造,建设观景节点;“一江”要有亲水节点,推出以武隆自然山、石、木为主材,融入乌江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的一批城区小品,嵌入广场、公园、场馆等公共空间,塑造城市灵魂,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区“符号”。
此外,在市政设施标准化、道路维护、避免道路“反复开挖”、违章建筑整治、破解停车难、交通资源整合、城市安全运行、柔性执法等方面,武隆区均给出了化解痛点难点问题的方式方法。
不难看到,武隆意在通过城市细管和众管,群策群力解决城市治理的难题。
实施十大项目 让生活更幸福
“武隆将立足生态本底与高铁枢纽优势,构建‘山城相拥、江城互动’的立体空间格局,让山水入城、让文化浸城、让游客恋城,绘就‘推窗见绿、移步换景’的乌江明珠画卷”,武隆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说道。
城市迭代发展,改革措施和制度保障是前提,项目则是抓手。
为了更进一步扮靓城市和优化配套,武隆区在大会上列出了今年实施的十大民生实事项目。
针对市容市貌整治,武隆以乌江三桥至棉花坝综合环境整治项目为着力点,大力整治高铁南站至城区道路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等,实现沿线道路干净、秩序井然、设施完善,提升城市“门户”形象。
此外,该区在提升旅游环境、用活小微地块、通道连接、照明、口袋公园、绿化、道路扬尘、城市更新等方面,均安排了对应的项目。为缓解如厕难,武隆还将加大城区便民公厕建设的力度,其中,在南溪沟及凤山街道选址修建3个便民公厕。
以民生为导向,不断优化基础设施配套,武隆准确抓住了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为了让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武隆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执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个方案、一套机制”要求,制定全周期闭环、全要素保障的“行事历”,紧盯项目投资论证、工程招投标、施工现场管理、变更变价审查等重点环节,围绕工程建设“五要素”严格履职,抓牢抓实安全生产防范措施,不断提高项目质量,有效控制工程成本确保质量、进度、安全相统一。同时,积极围绕国家政策,争取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等项目资金,同步通过项目贷款、创新合作模式等多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为项目建设提供持续保障。
补齐十项功能 让配套更完善
“作为服务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城发集团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大会精神,锚定将武隆建设成为‘乌江明珠’和50万人中等旅居城市核心任务,以争分夺秒的拼劲、精益求精的韧劲、敢为人先的闯劲,全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区城市发展(集团)公司负责人承诺道。
功能性配套是否完备,决定了一座城市发展动能的上限。
武隆还纵深推进“十大功能性项目”,让城市配套更加完善。
其中,南溪沟片区开发项目,结合四代建筑理念规划设计,推进北滨路下穿道、恒温游泳池、滨江广场、休闲步道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止损扭亏,打造成为武隆“新地标”。
其他还包括老林业局片区开发项目、高铁南站片区开发项目、实验小学扩建及体育中心项目、武隆汽贸中心(含仓储物流集散中心)项目、中堆坝片区城市综合商业服务中心项目、武隆区人民医院内科综合楼项目、武隆区人民医院内科综合楼项目、城区道路综合改造项目、北滨路乌江大桥至苏家河桥段项目。
在项目的落地推进方面,武隆区也给出了明确的“施工图”,聚焦“基础设施补短板、公共服务强功能、产城融合促转型”三大领域,紧扣全年目标任务,全力推进汽贸中心、实验小学扩建及体育中心、北滨路乌江大桥至苏家河段、统筹城乡塑料垃圾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坚决完成高铁武隆南站“6.30”保开通目标,积极参与南溪沟片区、老林业局片区等老旧城区开发和高铁南站片区打造。同时,高效利用城市空间,有序推进挖填平衡造地,谋划北滨路桥下空间、滨江夜间经济集聚区等特色项目,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1亿元,同比增长8%以上。
从破解十个痛点,到实施十大项目,再到补齐十项功能,武隆通过一整套组合拳,在赓续绿色发展的基础上,极大提升了“城市迭代”的含金量,也为打造“乌江明珠”之城和旅居首选城市筑牢了坚实的基础。
主政者说
武隆区委书记范立新:
抢抓机遇 唯实争先 主动作为
奋力推动武隆城市工作高质量发展
“如果说旅游是我们的‘最强项’,城市则就是我们的‘最短板’,武隆城市到了再不抓就失去未来的历史时刻。”武隆区委书记范立新道出了举办全区城市发展大会的目的,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
谈到举办全区城市发展大会,范立新说:“我们应客观分析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迭代升级城市发展目标定位和重点任务,抢抓机遇、唯实争先、主动作为,推动武隆城市高质量发展。”
谈到大山区的城市谋发展,范立新说:“武隆城市发展的机遇不是在规模上与其他地区比高低,而是在质量上。城市是以人为核心的,人关心的是个体发展的机会,是孩子发展的机会,城市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吸引人。因此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我们要做到一流,就是不差于重庆中心城区。”
谈到构建城市空间布局,范立新说:“武隆将构建‘1+2+2’的空间布局,建设50万人的旅居城市,成为乌江流域的明珠城市。‘1’为中心城区,要充分发挥“一江两岸”山水景观特色及高铁南站集聚带动能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旅游城市。‘2’为羊角街道、白马镇两个城市副中心,羊角街道依托地热资源、醋文化等基础,重点打造温泉文旅康养古镇;白马镇包括工业园区要突出优化业态布局,美化园区环境,打造生态职住平衡区。‘2’为仙女山、白马山两个度假区,仙女山严控开发强度,重点发展休闲度假、避暑康养、户外运动、文化艺术等业态,打造仙女山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白马山度假区重点建设生态度假、康养山居、体验旅游、运动休闲为一体的国际化高山生态康养度假目的地,引领国际高端旅居新地标。到2027年,成为全市具有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的旅游城市,力争建成区达到40平方公里。”
记者手记
旅游是武隆最重要的辨识度,如何变流量为留量?变网红为长红?武隆人不再满足于靠“天”吃饭,而是向含绿量要含“金”量,在保持旅游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不断谋求城市能级的提升,此次举办城市发展大会,既统一了干部群众的思想,也向有意“奔现”武隆的人们制定了更优政策和营造了更好环境,这座乌江上的“明珠”,在宜游的城市底座上自我挖潜全面提升,也为更加宜居宜业带来了可能。
记者 曹建/外联
赵军/设计
王婷婷/编辑
编辑:王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