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把基层“痛点”作为整治形式主义的“靶点”

作者:文丰安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发布时间:2025-05-19 07:56:34

5月19日,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副总编辑文丰安在《重庆日报》思想周刊·新论栏目发表理论文章《把基层“痛点”作为整治形式主义的“靶点”》。

全文如下:

把基层“痛点”作为整治形式主义的“靶点”》

文丰安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多次强调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今年2月,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召开,进一步释放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明确信号。党员干部要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作为必须严格遵守的铁规矩、硬杠杠,要以改革精神和严的要求,锚定突出问题深化整治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确保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一心一意抓发展。

整治形式主义要紧抓“关键少数”。党中央决策部署能否落到实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至关重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需要一级示范给一级看、一级带领着一级干,以强大的“头雁效应”推动形成全党动手一起抓整改、促减负的良好局面。目前,一些地方基层工作中出现的形式主义之“痛”,其成因并非全部归为基层本身,很重要的一个“病根子”在于上级领导机关。具体表现为一些地方领导和上级机关在安排工作及督导、检查考核中,评价体系不切实际、不接地气,从而演化为“痕迹主义”“材料主义”之“痛”。因此,必须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压紧压实主体责任,“谁主办谁负责,谁要求谁负责”,以问责倒逼机制压实各级领导干部职责,尤其是“一把手”的责任,管住形式主义滋生蔓延的源头。要坚持从领导机关做起,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不仅要身体力行,当好求真务实的表率,最重要的是久久为功。要树立让担当有为者有位、让消极无为者失位的价值取向,立足日常、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形成主动担当、崇尚实干的浓厚氛围。

整治形式主义要持续“精文简会”。文山会海是困扰基层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形式主义“顽疾”。精文简会是整治这类形式主义的重要抓手和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中央在精文简会方面持续发力,频繁开会和发文情况得到极大改善,但在一些地方,党员、干部依然身陷文山会海,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被大大挤占。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该精简的文件要精简,该压缩的会议要压缩。但根据工作需要,该发的文件也要发,该开的会议也要开,既不能因噎废食,盲目地“一刀切”;也不能降低标准,盲目地“打折扣”。要深入开展调研,拿出有针对性、契合实际的意见和办法,发文开会的内容需结合工作实际加以具体化、精细化。要完善相关制度,对整治文山会海提出一系列硬举措,既要做到“有法可依”,又要提升制度执行力,做到“执法必严”,筑牢“防火墙”,切实减少数量、压缩规模,增强文件会议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整治形式主义要突破“指尖之困”。数字化时代,各类App作为群众便捷办事、政府高效工作的工具,有效促进了办公信息化便利化,但是一些基层部门在推广和使用过程中跑偏走样,催生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也是加重基层负担的主要表现之一。指尖之“困”,捆手捆脚。因此,要坚持在“实”字上下功夫,不是切“指”,而是解“困”。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坚决防止出现政绩冲动、大干快上建设政务应用程序,杜绝群里“说了”等于“做了”、照片“拍了”等于“干了”等问题。要统筹抓好政务应用程序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突出前瞻性、系统性、整体性,防止重复性建设,努力实现“多网合一”“一网通办”,切实做到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要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瞄准广大基层干部深恶痛绝的突出问题出重拳、下重手,对相关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坚决防止用形式主义来治理形式主义的问题,严抓不放、常抓不懈,全力铲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切实为基层减负工作赋能。

整治形式主义要摒弃“面子工程”。“面子工程”看似光鲜亮丽,实则华而不实。一些地方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大搞形象工程,修建豪华的办公楼、宽阔的广场、气派的景观大道等,这些工程往往耗费巨资,却对群众的实际生活改善并无多大帮助。只是表面上提升了城市的“颜值”,却忽视了基层的“内涵”建设,加重了基层干部的负担。整治形式主义,必须把破除基层“面子工程”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从根本上扭转这种重“面子”轻“里子”的不良风气。基层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政绩不是靠表面的“面子”来衡量的,而是要看是否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是否真正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精力和资源用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上。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面子工程”的监督和约束,对搞“面子工程”的行为要严肃问责,让只注重形象、不注重实效的领导干部无处遁形。要深入基层,倡导并弘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为群众办实事、为社会谋发展上。

整治形式主义要破除“为官不为”。“为官不为”体现为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工作消极应付、推诿扯皮,即能力不足而“不能为”、动力不足而“不想为”、担当不足而“不敢为”。这本质上是形式主义的一种典型表现,它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阻碍了各项政策和工作的有效落实。要创新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提升培训实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络培训、在线学习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基层干部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锻炼,通过挂职锻炼、实地调研等方式,让干部在基层的实践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要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激发干部干事动力。合理提高基层干部的待遇,改善干部的生活条件。同时,要注重对干部的精神激励。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等方式,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尊重。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在基层工作中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对那些因改革创新而出现的失误,要给予理解和宽容。此外,还要及时纠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通过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敢于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

编辑:罗欣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