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一只鹅的温度与一座城的感谢

作者:龙宣辰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5-19 10:31:15

“五一假期后的荣昌,令人动容的除了持久的热度与诱人的卤香,还有频频登上“热搜”的感谢。

荣昌区委、区政府,区内企业接连设宴款待荣昌区环卫工人、志愿者,感谢他们让当下流量爆棚的荣昌始终整洁干净。

广安刘女士参加荣昌半马比赛后,将自己的奖牌和一大堆特产送给了“五一期间主动收留她们一家三口的荣昌保安大姐。

黄二鸡汤铺盖面大足店,支援荣昌店铺的扯铺盖面大爷钟碧华望着排成长龙的队伍,听着此起彼伏的“感谢你支援荣昌”“你支持荣昌,我支持你”,眼角湿润。

“感谢企业家们看重荣昌!”5月17日,荣昌区签约16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2亿元,其中一半项目聚焦鹅产业,实现了将“网红流量”转化为“投资增量”。

当下,人们对荣昌的认知,早已超越了江哥与卤鹅IP所赋予的价值。在这里,流量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无数双手托起的温度,是人与人之间暖意融融的联结。当“网红城市”的标签不断更迭,荣昌用一场全民共赴的实践,书写着城市与流量共生的新案例。

这些感谢,是荣昌对流量的清醒认知

“淄博能做到的,荣昌能不能做到,能不能做得更好?”面对即将到来的流量冲击,荣昌区委、区政府没有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击。

“五一假期前,荣昌区委、区政府便未雨绸缪,提前赴淄博“取经”,区委、区政府成立10个专班,制定应急预案。

面对停车紧张、道路拥堵、景区摊位乱摆等难题,没有“一罚了之”“一关了之”,而是“以人民为中心”将“柔性治理”理念融入城市治理。荣昌推出景区、公交、停车“三项免费”政策,规范热点商户外摆区域,开放政府机关食堂,连夜赶制单循环指示路牌,组织交巡警等工作人员引导分流,以“解决群众问题”为思路,在安全底线与民生温度间找到平衡,让百万客流实现了零事故、零舆情的治理奇迹。

更可贵的是,荣昌没有陷入“流量焦虑”,落入“单卖一只卤鹅”的局限,而是打破产业壁垒、联合各方资源,重构文旅消费场景。推出涵盖荣昌铺盖面、荣昌艾粑、黄凉粉等特色美食,以及体验荣昌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三大国家级非遗的游玩线路,在夏布小镇、安陶小镇等四大景区及其周边,推出20多处沉浸式体验场景,建起“美食为引、文化铸魂、全域联动”的立体格局,让流量真正转化为塑造城市品牌的动能。让游客吃够、玩够,让他们看到“荣昌不只卤鹅,也不只吃喝”。

这些感谢,是政府、企业、市民三股力量的默契共舞

早在“五一”假期到来的前半个月,重庆渝驾汇汽车租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鹏发现游客出行需求大幅增长,毅然决定暂停公司20辆车的租赁业务,全部投入到免费接送游客的志愿服务中。没想到,这一消息在朋友圈发布后,引发热烈响应,众多荣昌本地车主纷纷加入,车队规模迅速扩大到40辆车。

与此同时,4月底至5月初,荣昌有30家行业协会商会、近3000名新就业群体与企业员工自发组建了120支志愿服务队。有近2万名荣昌志愿者主动集结,甚至有在国外的荣昌人不远万里返乡,利用自身优势为游客服务,平均每30名荣昌人就有1人参与其中。

“五一假期期间,60个志愿服务站点遍布高铁站、高速路口、景区景点和网红打卡点,志愿者们每天坚守岗位8—12小时,共服务游客200万余人次,提供各类服务事项10万余次。

b295b6aa6d4e717d5637b558c209ba1.jpg

拥堵、热情的荣昌,让本地人都觉得陌生。但正是这些满满的细节,让“宠客”从口号变为可触摸的温度。

此前网上有人问:“泼天的流量”荣昌这座小城能接住吗?数据给出了最诚实的回答:“五一期间,这个住宿床位仅1万余张、餐饮企业就餐座位总数2万余个的城市,5天接待游客234.5万人次。

而且面对远超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考验,荣昌交出了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零重大投诉的完美答卷。

这份答卷是积淀千年的荣昌终于得以被看见的冲动,是它期待把流量转化为城市长久发展动力的奋力回应。

感谢之后,是流量对荣昌的产业发展的“警醒”

“荣昌折扇要持续传承下去,必须让市场听见、看见。”这个“五一”假期,荣昌非遗手艺人李道良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流量的威力。

他师承荣昌折扇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子福,已做折扇近20年,可此前,荣昌手工折扇的销售状况并不乐观。

但现在,李道良小小的店铺里围满了顾客,他走在街上都能被游客认出,“‘红衣大叔’周鸿祎拿的就是他的折扇”。“五一”期间,他售出的荣昌手工折扇竟超过过去小半年的销量。

ad222931d43b5497efcf35fc2358af4.jpg

曾埋首于竹布间的“手艺人”李道良现在开始从头学直播、运营,开始制作价格更亲民、更有网络话题的折扇,“我要让荣昌折扇走出荣昌!”

不只他,流量狂欢之下,荣昌保持着难得的清醒——既要借势而上,更要练好内功。

深挖“一只鹅”。引入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累计为卤鹅产业注入超5000万元贷款;围绕“荣昌卤鹅师劳务品牌建设,完善技能考核与培训标准体系;深入羽绒服、羽毛球企业招商引资……如何更好更快完善鹅产业链,成为荣昌当下发展的重中之重。

拓宽“发展路”。继续深化与其他地方在养殖、文旅等方面的产业联动。与四川泸州、内江等地共谋壮大鹅产业。围绕荣昌、渝西八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三大核心区域,进一步开发美食、非遗等主题的特色线路,同时优化荣昌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等本地产品结构,使其更适应当下市场。

创造“新流量”。拥抱流量,永远没有创造流量更有主动权。前者是机遇,后者才可长远。“要推动旅游业态从传统观光向深度休闲体验转型”“要做好内容创新驱动”“要多维培育网络直播人才”……5月15日,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主持召开荣昌区网络媒体人士交流座谈会,座谈会上大家争相为荣昌塑造城市IP、走好“长红”之路建言献策。

如今,荣昌的小罗卤鹅、小薛卤鹅仍然供不应求,黄二鸡汤铺盖面馆外还排着长长的队伍,依然在不断登上热搜的荣昌正在告诉人们:流量可以是催化剂,但真正的生命力源于对本土基因的深耕,源于对当下时代发展的感知——无论是百年卤锅中的秘制香料,还是折扇百折不“断”的匠心传承,荣昌这座城正将“守正”与“创新”熔铸为城市底色,为走好“长红”之路积淀力量。


编辑:龙宣辰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