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招”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促进绿色技术和产品自由流通
作者:何春阳 刘力
文章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发布时间:2025-05-19 17:01:215月19日上午,“重庆市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外记者见面会举行,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委、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对外宣介重庆发展特色亮点,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有记者提问,作为内陆综合开放枢纽的重庆,如何依托自身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内陆地区“走出去”,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表示,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潮流、发展大势。在这一背景下,提升重庆国际竞争力、带动内陆“走出去”,重点是从畅通开放通道、建好开放平台、发展开放型经济三个方面入手,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促进绿色技术和产品自由流通。
畅通开放通道,重在打造便捷高效低碳的集疏运体系。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承东启西、通江达海。近年来,重庆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构建起东西南北“四向”联通、多式联运的通道网络。这些大动脉具有长运距、大运量特点,能有效降低内陆地区“走出去”的物流成本和综合能耗。去年,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货运值分别增长41%、67%,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3.6万列,在中国内陆与世界之间架起了跨越山海的合作之桥、绿色之路。
建好开放平台,重在以制度型开放带动高水平开放。重庆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依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重庆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积极探索首创性、差别化改革,形成了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不少都与绿色低碳转型有关。比如,绿色金融。去年,重庆一家企业在新加坡交易所成功发行4.8亿元绿色债券,这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的首笔绿色债券。比如产业协作,重庆规划建设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深化中老泰“三国三园”国际产业合作,截至4月底已签约开工产业项目202个、总投资1742亿元,这些项目的“含绿量”“含新量”都很高。
发展开放型经济,重在顺应产业转型趋势、培育外贸新增长点。当前的突破口,是发展以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等“新三样”为代表的绿色贸易,比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目前,重庆已经形成了央企有长安、民企有赛力斯龙头带动的整车体系。去年,重庆深入实施“渝车出海”行动计划,电动车出口增长了96.5%,今年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前几天,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新能源汽车年产能达到10万辆。重庆愿携手内陆兄弟省区市,合力开拓海外市场、发展绿色贸易。
编辑:王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