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李立峰专栏|黄河九曲第一湾

作者:李立峰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5-20 15:44:46

1b8a773ae5be5d4fcccbcd67e952067d_491064_a1b8b3c5-37bb-4ff3-b563-c16936ab5c3b.jpg

18年前,我站在郑州黄河岸边想象九曲黄河:从青藏高原上起航,穿越狭长的河套平原和广袤的秦川大地,九曲黄河在黄土高原中洗涤、沉淀、成长,将源头的清冽、出走的桀骜肆意地宣泄在厚重的中原大地上……

未承想,18年后,我竟站在了若尔盖黄河九曲第一湾边上。

那是怎样的黄河呢?天蓝得浅浅的,白云如纱,轻舞在蓝布上。清澈的河水像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水天一色。河流,像是沉睡了,静止了。远处是起伏的土黄色山丘。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自西北向东南流入若尔盖,在唐克镇、辖曼镇交界的洛华湾,实现了180度的大转弯,折返流向西北,故此被称为黄河九曲第一湾。

地面所见的黄河是平躺的。倘若登上索格藏寺后山观景台,又会如何?

带着急迫之心,我来到天边云梯。它由14台自动扶梯接连而成,总长538米,垂直落差158米,是全国海拔最高的自动观光扶梯。

正当我满怀兴奋和激动,欲用诗歌抒怀之时,高反却兜头浇来一盆冷水。

唐克镇海拔3400余米,行走的每一步都气喘吁吁。当迈上台阶,心跳加快,仿佛要跳出胸口,呼吸困难,脑袋晕乎乎的。

常言道,无限风光在险峰。在唐克,走平地似乎不觉得异常,但是一上台阶却每步千钧。脚步如灌铅,三步一歇,五步一喘。每走几步,都要停下来,让心跳慢下来,让气息接上来。说不清是激动,还是缺氧,是兴奋,还是心慌。总之,这娇气而臃肿的肉身拖累了步伐!

好在电梯拯救了众人。人们如释重负,在自动扶梯上,一步步接近心中的风景。每登上一级台阶,视野就开阔一些,黄河也就从平躺在地的平铺直叙的画卷,变成了站立起来的立体三维的屏风。

登高过程中,玻璃廊道外是一个个土拨鼠的洞。随着《哪吒2》的大火,它一摇成为草原上的大明星。扶梯攀升的过程,也成了赏土拨鼠的旅程。当游客惊呼时,它会趴在地上,抬着头,一动不动,仿佛被点穴了一般。只是不知道,我们对视的那一刻,它在想些什么?

我们努力地攀登,把身心都托付给了扶梯,只为看清心中的风景,与九曲黄河靠得更近。

一条出走万里的长河,在流云飞溅的天空下,打磨得像一面镜子,安静得像一个处子,明亮而夺目,柔软而静美,舒缓且深情。

在这片高原,黄河深情款款,一步三回头,带着山的眷念,雪的嘱托,云的信笺,把几公里行走成几十公里。短短的距离,留下了九道弯,在阳光下反射着明亮的天光,把书法的辽阔和诗意的磅礴,写在了天地间。

曲属于艺术。正如高迪所言,艺术必须出自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已为人们创造出最独特美丽的造型。

眼前的黄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它款款行走在草地间,牵起远方的天边,挽起近处的楼台,接纳了无数生灵的眺望。

观景台下,灰黄色山坡上,山如长蛇婉转,又如巨龙游走。山坳间,撒满了黑色的牦牛,一个小男孩试图数清有多少头。同行的小女孩则担心地问:“牦牛会不会把土拨鼠吃掉?”她说,“真想撸一撸与世无争的土拨鼠啊!”

女儿一马当先,和朋友向山下走去。小小年纪的她,比我更早亲近了天下大河——黄河。我相信,她的眼界与心胸将由此开阔。

曾经十年的时间,我是饮着黄河水长大,体内留存着这条河的雄浑、壮阔、辽远。我沿着河流的指引,从中原来到了西南,扎进长江的怀抱。

从平原到高原,从少年到中年,时光荏苒了18年,我像一条洄游的鱼,来到黄河的上游,确认体内的血缘,漂洗身上的纤尘,感恩岁月的善待,珍藏天地的大美。

山脚下,白河汇入黄河,它们携手奔向远方。由此,我才知道,黄河之所以如此悠游,如此不急不慌,是正等远道而来的水加入。它行走的一路,接纳了万水千山,走过了雨雪风霜,滋养了两岸的灯火与远方的家园,让文明在河水滋养的下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返程唐克镇的路上,遇见一位磕长头的母子。母亲每走几步,就趴地上磕一个长头。七八岁的儿子,亦步亦趋。开车的杨师傅停下车,给母子二人送了两瓶水。看得出,这位高原汉子眼里极力噙住泪水。

作为游客的我们,仅仅是惊鸿一瞥,身心就足以受到净化,烦恼得到前所未有的解脱。

时间已驶进五月,唐克的春天还在赶来的路上。山坡灰色,草芽尚未破土,我们与最美的草原擦肩而过。若再过一个月,那将是唐克最美的季节,漫山遍野的青绿、鹅黄,在高原阳光拂照下,在青蓝色黄河映衬下,美不胜收,宛如桃源。

期待下一次与黄河的邂逅,依然美如斯,静如斯,壮如斯。

编辑:罗欣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