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从小事小节上守起
作者:武警察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5-22 14:38:14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些干部犯错误,往往都是从思想上的小毛小病、小枝小节和经济上的小偷小摸、小贪小占开始的,最后在“月黑风高无人见”的自欺欺人中乱了心智,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花言巧语中迷了方向,在“富贵险中求”的侥幸心理中铤而走险,在“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中恣意妄为,落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小事小节绝非细枝末节,稍有放松就可能成为思想决堤的“蚁穴”,最终追悔莫及。广大党员干部应秉持“检身若不及”的审慎态度,时刻在细微之处保持高度警醒,做到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
远离“小圈子”
江西抚州市国资委原党委委员、副主任马岖拉拢六名公职人员,组建“吃喝圈”,“七兄弟”经常在管理服务对象内部食堂大吃大喝,最终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从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典型案例看,有的党员干部热衷于建圈子、立山头,把同志关系变为江湖关系,甚至异化为利益关系、金钱关系,任人唯亲、任人唯“圈”,导致“一人腐”成“一群腐”,“小圈子”成“共腐圈”;有的热衷于“找门子”“拜码头”“结兄弟”,沉迷于拉关系、找靠山,为利益输送、权力寻租、化公为私铺路架桥,最终走上了不归路。事实证明,所有“小圈子”,无论以什么形式存在,背后都是利益与权力的结合,对社会、对干部百害无益。党员干部要坚决反对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山头主义和小集团利益,在思想深处筑牢篱笆墙,谨防“小圈子”,远离“小圈子”,决不能在“小圈子”上“吃大亏”。要自觉给人际交往“划个圈”,明辨是非、谨慎交友,公私分明、边界清晰,做到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要管好亲属和子女,对亲属和子女多提醒几句、多唠叨一些,教之以至理、严之以规矩、导之以正道,坚决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进圈”“拉下水”。
警惕“小意思”
“苟贪小利,则大利必亡。”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在权力范围内,偶尔打个“擦边球”,帮他人一点小忙,收点“小意思”,属“投桃报李”之举,无伤大雅;有的信奉权力不用、过期作废,打着“礼尚往来”的旗号,“掩耳盗铃”搞权钱交易。但殊不知,多少歪风邪气都始于“人情往来”“下不为例”,一条烟、一顿饭、一个红包、一张卡,洞开的是贪欲的大门。纵观一些落马官员,贪腐多始于小利小惠,堕落多源于小事小节,把吃点、喝点、拿点不当回事,然后廉洁底线一步步失守,最终走上“不归路”。党员干部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时刻铭记“初”不可轻犯、“小”不可轻视、“欲”不可轻为,面对“小意思”,敢于拉开面子坚决说“不”,坚决把好第一道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发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远离小恩小惠,做到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吃的坚决不吃。要不断培养见微知著的洞察能力,牢固树立防微杜渐的慎微观念,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
管住“小爱好”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干部手握公权,容易成为别有用心之人拉拢和“围猎”的对象。从领导干部的兴趣爱好入手,投其所好,是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惯用伎俩。领导干部一旦抵制不住诱惑,很有可能就会“栽”在里面。有的因爱好被“围猎”,搞权钱交易;有的发现了敛财“暗门”,干脆以“爱好”为“遮羞布”,大肆收受贿赂,最终把自己埋葬在腐败的深渊。君子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党员干部要管好个人兴趣爱好,将玩物丧志的教训刻印在脑海。要把握好“纯度”,把兴趣爱好与党性修养结合起来,与理想信念联系起来,积极追求高洁、高尚、高雅的志趣爱好,自觉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等低级趣味,做到有利官德修养的扬之、不利官德修养的弃之。要把握好“尺度”,给兴趣爱好“上把锁”,不痴迷爱好、不暴露爱好、不宣扬爱好,做到爱之有度、好之有道,严格区分工作内容与业余爱好的主次关系,避免本末倒置,严禁不务正业。要把握好“限度”,警惕“有心人”拉起趣味相投、投其所好的围猎大网,防止过度痴迷、心为物役,被“小爱好”牵着鼻子走,切莫让个人爱好成为被围猎的“突破口”,不知不觉踩踏党纪国法的红线高压线。
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