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智库|从“徙木立信”到“化风成俗”——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显著成效
作者:李凡 马丽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党课参考》发布时间:2025-05-23 09:39:59【导读】
●政治生态是党内政治生活状态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党内政治生态不仅对所有党员干部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整个国家产生重要影响。
●从徙木立信始、以建章立制实、到蔚然新风成,再到久久为功抓,中央八项规定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释放出强大的治理效能。
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曾经,“几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如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显著成效,锤炼坚强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
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局”,党风政风得到全面净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之前,面对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党是忧心忡忡的,我是忧心忡忡的。想来想去,打铁必须自身硬。”那时候,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同老虎吃天,不知该从哪儿下口。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即中央八项规定。中央八项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八个方面为加强作风建设立下规矩。至今,人们还清晰记得这些画面: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广东,不腾道、不封路、不扰民,没有欢迎横幅,没有层层陪同;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晚上在当地的一家经济型酒店用餐,当时的晚餐菜单上写着简简单单的“四菜一汤”,一桌十人,皆是家常菜品,还特别交代不上酒水……习近平总书记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为全党作出表率。中央八项规定具体条文主要是对中央政治局提出的要求,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则是对全党同志的共同要求。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区各部门因地制宜制定了一系列改进作风的制度规定,并不折不扣严格执行,让广大干部和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进入新时代,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比如,一段时间以来,违规吃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公车私用、借操办婚宴敛财等反复出现的“常见病”“节日病”,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对此,我们党以“讲认真”的态度,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纠治。2012年底,中央纪委监察部发出通知,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2013年元旦、春节期间,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廉洁自律;2013年,中央纪委接连印发《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关于严禁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的通知》,进一步严明纪律、提出要求。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从抓月饼、抓贺卡、抓烟花爆竹,到抓节假日、抓“八小时外”、抓日常……一个个所谓的“小问题”被严肃处理,折射出我们党敢于较真碰硬的决心,真正做到了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与此同时,广大党员干部主动靠前、践行新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从北京创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到辽宁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各地积极优化政务服务,努力让老百姓少跑腿,甚至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门好进了,规矩越来越严了”,“笑脸相迎,态度越来越好了”,“程序简化了,办事更便捷了”……焕然一新的党风政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口碑。
以清风正气充盈全党,政治生态更加纯净健康
政治生态是党内政治生活状态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党内政治生态不仅对所有党员干部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整个国家产生重要影响。
(一)接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夯实转作风改作风的思想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再到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我们党接续开展的党内集中教育,都十分注重解决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比如,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则明确提出“以学正风”的要求,着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此次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突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将推动全党坚定理想信念,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二)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显著改善纪律松弛、作风漂浮状况
锻造过硬作风,离不开铁的纪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三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断充实完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纪律保障条款。例如,2023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针对“四风”潜滋暗长、隐形变异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的处分规定,增写了以讲课费、课题费、咨询费等名义变相送礼的处分条款,充实了对违规接待、滥发福利、未经批准租用借用办公用房,以及擅自举办创建示范活动、违反会议活动管理规定等行为的处分规定,释放紧盯不放、寸步不让的强烈信号;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重要要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崇尚简朴生活,增写了对铺张浪费造成不良影响行为的处分规定,为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划出“底线”,筑起安全防护栏。此外,2019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将党的作风建设松懈列为问责情形之一,明确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力,“四风”问题得不到有效整治的将被问责。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2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6.9万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09.7万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9万人;2023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7547起,2024年查处225275起。党员干部普遍反映,中央八项规定成为实实在在的“铁八条”,大大改善了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
(三)打出为基层减负赋能的“组合拳”,大力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对此,党中央专门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建章立制进行系统部署。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派出督查调研组,全面督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解决乱摊派、评比考核过多等基层负担过重问题”成为主要内容之一。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对在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中减轻基层负担提出具体要求。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首次就基层减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随后,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启动。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有针对性地提出纠治形式主义问题的八项实际举措。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进一步把村级组织和村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这些连续性的系统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鲜明态度。在基层减负赋能“组合拳”作用下,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得到有效激发,从而有更多时间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以徙木立信之举取信于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党的作风正,人民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我们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有效回应群众关切,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促进惠民富民政策落地落实为例,党的十九大至党的二十大期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严肃查处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问题,共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53.2万个,处分48.9万人。2024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直接抓两个全国性专项整治,坚决整治中小学“校园餐”存在的突出问题,守护中小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坚决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据统计,2024年全国共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70.5万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3万人,移送检察机关1.6万人。这些硬碰硬的举措和实打实的成效,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清风正气就在身边。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加固党群干群“连心桥”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中央八项规定把“改进调查研究”放在第一条,明确要求“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要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充分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牵头1个课题开展调研,同时,针对相关领域或工作中最突出的难点问题进行专项调研”。为此,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针对珊瑚河旱不能灌、涝不能排的实际情况,深入走访调研,研究解决方案,统筹各方力量,综合施策,推动珊瑚河流域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把本地特色产业作为调研课题,通过政府引导,提升南果梨品质,打开销售渠道,推动南果梨产业发展……一个个鲜活的实践,不仅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树立了为民造福的政绩观,也使群众在党员干部作风之变中感受到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带动全社会敦风化俗
早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同志便强调:“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作风之变,不仅充盈在全党上下,也具体深刻地影响着群众的日常生活。比如,我们党从自身做起,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通过遏制餐饮浪费行为,社会上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和不理性、不文明的消费陋俗正逐步被破除。如今,人们明显感受到,庆典剪彩仪式少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少了,粽子、月饼、大闸蟹等一度被“天价”异化的食品回归了“本味”,“管够不浪费”“吃好不奢侈”逐渐成为风尚,勤俭节约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着力实现标本兼治
中央八项规定能以好作风助力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通过制度形成刚性约束。一个“严”字,贯穿制定和落实全过程各方面。
(一)制定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推动贯彻落实具体深入可操作
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习近平总书记从一开始便强调:“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之后,针对中央八项规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均对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推进作风建设作出细化完善,并提出更高要求。
(二)织牢织密制度之网,为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供有力保障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长期性、复杂性,容易陷入“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怪圈。对此,我们党不断扎紧制度的笼子,推动作风建设在制度轨道上运行。新时代以来相继出台的《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等一系列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有效增强了制度的权威性和震慑力。在党中央的示范带动和强力推动下,各地区各部门把抓党的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断细化配套制度规定,有效挤压了歪风邪气滋生蔓延的空间。
(三)注重引导领导干部以好家风促进形成好作风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梳理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不少都涉及家风问题,而家教不严、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纳入作风建设范畴,并通过党内法规的形式予以制度化。例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明确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了对“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的处分规定……这些制度规定有力引导着领导干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
以显著治理成效擦亮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
从徙木立信始、以建章立制实、到蔚然新风成,再到久久为功抓,中央八项规定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释放出强大的治理效能。
(一)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新时代以来,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月报数据的逐月公布,释放了“越往后执纪越严”的鲜明信号,进一步放大了警示震慑效应。截至2025年3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已连续138个月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月报数据。从2024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类型来看,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方面查处的问题,占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总数的87.5%;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这些说明作风问题具有阶段性特点,也显示出作风问题顽固复杂,必须紧抓不放、久久为功。2024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94.9%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这是人民群众给我们党投下的信任票。
(二)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新经验助推世界政党交流互鉴
“中共中央八项规定改变中国。”“风清气正凝聚党心民心。”外国政党积极评价中国共产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成效,认为中国共产党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将作风建设持续引向深入,为世界政党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参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机制,西班牙人民党设立“人民监督办公室”,旨在惩治党内腐败,提升民意支持率;柬埔寨人民党将“照镜子、洗洗澡、除除尘、治治病”作为党建工作总要求写入工作报告,提出“大鱼小鱼一起抓”。一些外国政党考察团还深入湖南十八洞村、陕西梁家河村、河北雄安新区等地,学习借鉴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加强作风建设的经验和做法。这充分表明,中央八项规定为世界观察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一扇窗口,中国共产党也必将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新经验助推世界政党交流互鉴。
〔作者分别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硕士研究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
编辑:汪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