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北碚:素心村“党建链”串起蜡梅“致富链”
作者:石三民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5-30 15:04:00“我们在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把党支部建在产业上,去年村民人均增收1万余元。”5月26日,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素心村党支部书记李小云对记者说道。近年来,素心村立足“中国蜡梅之乡”特色产业,实施党建品牌驱动行动,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支部建在产业上,开创增收新模式
素心村种植蜡梅虽有500多年历史,但局限于售卖方式,销售渠道单一、售价低一直都是困扰村“两委”的难题。
在村“两委”的积极探索下,构建了“1+18+N”党群共治体系,成立18个党员领衔的院落治理小组,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三维治理格局,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在产业发展上,素心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其中蜡梅协会支部、农谷支部重点抓乡村旅游促集体经济发展;龙洞产业支部、川心蜡梅支部重点抓蜡梅特色产业发展促村民增收。建立党员、行业协会双向交流机制,持续推行“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为主体的生产模式,探索形成“政府投资固产+专业团队招商+市场运营管理”的机制。
“以前我卖蜡梅,太大、太小、太粗、太细的都当废品扔掉了。”当地村民说道。现在,村民在村党支部和致富带头人带领下,将艺术融入蜡梅产业,以前几元一把的蜡梅花,经过精心设计,变成了20元至50元的精致花束,再加工成200元一盒的蜡梅花礼盒或中式插花,身价倍增。
经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对素心蜡梅进行广泛宣传,依托30多个城市体验店和“素心云上集市”数智助农平台,通过“公益直播+线下展销”双通道助销蜡梅特产,惠及村民80余户,不少村民的年收入都翻了一倍。
聚焦蜡梅“一枝花”,巩固产业全链条
素心村持续擦亮“中国花木之乡”“中国蜡梅之乡”的金字招牌,坚持“由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多维度推进产业共荣”的发展路径,形成了“育种—种植—加工—销售—观光”为一体的蜡梅全产业链。
素心村种植蜡梅1000余亩,建设蜡梅良种繁育基地1个、蜡梅种质资源圃100余亩,收集蜡梅品种148个,发展市、区级农业龙头企业3个,花木企业、合作社132家,年产鲜切花达260万束,产值约5200万元;年产蜡梅干花30吨,产值达700万元。依托各生物公司,破解蜡梅精深加工瓶颈,开发蜡梅香水、蜡梅面膜、蜡梅手工皂等精深加工产品50余个,蜡梅加工产品年产值达2700万元。目前,素心村成功打造了重庆市唯一以蜡梅为主题的AAA级景区——中国静观蜡梅博览园,每年举办蜡梅文化艺术节、果蔬采摘节等活动,全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促进增收3000余万元。
当蜡梅的芳香融入党建红,当千年农耕智慧遇见现代艺术,从零散种植到全产业链,从单一农产品到文化IP,这个缙云山麓的古村庄正以“梅”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答卷上书写着“组织强、产业兴、村民富”的动人篇章。
(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组织部供稿)
编辑:吴曼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