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惠专栏|石榴红了
作者:徐光惠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6-06 09:19:14作者简介:徐光惠,重庆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杂文报》《新民晚报》《人民周刊》《散文选刊》《散文世界》等报刊,多篇作品入选中考阅读试题和作文阅读训练,公费出版散文集《梦回故乡》。
儿时在乡间,大多人家都会在房前屋后栽种几棵石榴树。
初夏,繁花落尽,或许是因为一阵轻柔的风,或许是因为一场润泽的雨,抑或是因为感知到了阳光的温暖,一树树石榴花悄然露出清新的笑颜,明媚动人,热情似火,照亮青瓦泥墙的农家小院,以盛放的姿态向人们宣告夏日的来临。
石榴花如火如荼地盛开着,葫芦般的花骨朵胖嘟嘟、鲜亮亮的,不带一点点矫揉造作,开到极致的绚烂,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远远望去,树上像挂着一盏盏红灯笼,石榴花摇曳于绿意葱茏间,每一朵都跳动着生命的火焰。
仿佛只在一夜之间,村子里的石榴花全都开了,火红火红的,掩映在绿水青山间,为小村庄增添了一抹靓丽、温暖的色彩。花朵招来了许多小蜜蜂忙着采花蜜,“嗡嗡嗡”地呼唤着伙伴们。
院子里的那棵石榴树是父亲栽下的,刚栽下时还是一棵小树苗,细细瘦瘦的,但瘦骨嶙峋的石榴树却顽强活了下来,“蹭蹭蹭”往上长,没过几年就长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打我记事起,每年初夏,苍翠欲滴的石榴树就开出朵朵小红花,红艳艳的甚是好看。我和伙伴们在树下做作业、玩耍、捉迷藏,累了,抬头看着那满树榴花在风中明媚,天真无邪的笑语在院落久久回荡。
唐代诗人子兰《千叶石榴花》诗云:“一朵花开千叶红,开时又不藉春风。若教移在香闺畔,定与侍人艳态同。”该诗描绘了石榴花盛开时的壮丽景象,把石榴花的娇态与香闺中的美女相类比,展现了石榴花的娇艳之态。“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代王安石写下《咏石榴花》,在浓绿的背景上点缀一朵红花,画面顿时变得活泼艳丽。石榴花之艳美、珍贵,不在于其妖娆多姿,恰恰在于“万绿丛中一点红”,呈现“以少胜多”的效果。
盛开的石榴花火红了初夏时光,演绎了夏花如火的绚丽,仿佛要将整个世界点燃。乡亲们仿佛看到了丰收的希望,笑脸也如盛开的石榴花般灿烂。过些时日,暖暖的夏风一吹,红彤彤的石榴花从枝头掉落下来,渐渐铺满一地,化作春泥,精心孕育新生的果实。
石榴树开始结果的时候,孩子们的心都挂到石榴树上了,常去树下数上面结了多少果子,看那些小青果一天天由小变大、由绿变红,阳光越充足,它们红得越鲜艳。
在孩子们的满心期待中,石榴终于熟了。一个个宝瓶似的小石榴从郁郁葱葱的绿叶后面探出头来,怯怯地羞红了脸,分外好看,沉甸甸地挂在枝头一片火红,它们的美丽和丰腴已遮掩不住。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鲜红的果皮上,闪着诱人的光泽。每一个石榴都饱满圆润,散发出淡淡果香,让人忍不住想要伸手摘下尝尝鲜。
村里廖爷爷家院子里也种了一棵石榴树,当石榴红了的时候,廖爷爷就在石榴树下守着,生怕馋嘴贪吃的孩子们偷摘尚未成熟的石榴。但馋嘴猴们总是防不胜防,那些石榴仍时不时被“小窃贼们”光顾。孩子们呲牙咧嘴吃着一粒粒酸涩的石榴籽,廖爷爷的责骂声在耳边响起,他们便一哄作鸟兽散,脸上露出得意的窃笑。
我家那棵石榴也红了,透熟的小脑袋模样在翠枝绿叶间摇摇晃晃。父亲个高,伸手摘下一个个大红石榴;母亲提着篮子大声喊:“孩子们,快来吃石榴啰!”
红彤彤的石榴挤满了篮子,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掰开石榴果皮,籽粒饱满,红色的石榴籽如玛瑙一般晶莹剔透。撸下来一把塞进嘴里,霎时,清香的汁水四溢,只觉甜中带酸,又带着丝丝甜意,在口中绽放开来,好吃极了。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开心地吃着、说着,欢笑声飞到了院墙外。
石榴果实多籽,寓意多子多福,也是丰收的象征。乡亲们摘下自家的石榴,挑到城里市场上去售卖,希望生活像石榴一样红火。
时光荏苒,故乡的石榴花一直盛开在远去的时光里,开在我记忆深处,永远火红热烈。
编辑:汪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