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丰都:有效盘活闲置资源,让“包袱”变财富
作者:张凌桥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6-11 11:40:416月10日,行走在重庆市丰都县三元镇梯子河村稻花虾基地,可以看到“插秧机械滚浆前,水面穿梭织锦田”的光景。“4个月前,这里还是荒凉一片、杂草丛生的样子,闲置了整整4年,看着就让人心疼。”站在稻花虾基地田埂上,村民余光胜轻轻拨弄着嫩绿的稻苗,眼神里满是感慨,谈及土地的变化,他难掩欣喜,“以前守着这些荒地,只能干着急,现在不仅能拿到土地流转费,还能在家门口务工,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今年2月以来,为推动闲置土地从“项目找地”到“地等项目”的转变,梯子河村“两委”创新推行“支部发力、党员带头、干群联动”工作法,由镇党委政府统筹协调,与重庆楠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预计到8月可实现产值收入超百万元,带动当地村民30人就近务工,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达万元。“现在,我每天都可以拿到100元的务工费,每年可以拿到500元的亩均流转费,合算着跟外出打工也差不多。”村民余秀华挽着83岁的代素芳一脸幸福地说。
三元镇大城寨村气候温和、空气湿润,有着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天然优势,驻村第一书记粟廷富自2021年起已成功打造120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但因土地流转费纠纷、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仍有4个组160余亩土地闲置达1年之久。为解决这一难题,今年4月,村委会主任徐仕国牵头,联合其他村干部与承包商,成立了一支由15名“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五老乡贤”组成的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5次专题会议,最终决定由徐仕国等3人重新发包土地。预计到今年8月,这些闲置的土地将种植上中药材。“年轻人都出去上班了,我跟老伴就守着这几亩地,现在年纪大了也干不动了,前不久村上组织我们把土地流转出去,现在再也不用为种地操心了,在家也能有收入,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村民董心忠的感慨道出了土地流转带来的生活变化。
近年来,三元镇在盘活闲置存量,做优发展增量等方面也做了其他尝试。如,罗家场村盘活闲置长达3年的罗家完全小学校作为留守老人集中居住点,并成立老年托管所,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4万元。又如,邓教坪村有效利用闲置的1000平方米小学用房,解决了原党群服务中心面积狭小、设施陈旧、群众办事不便的问题。三元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盘活闲置存量资源既是“稳增长”,又是“防风险”,未来,三元镇将全面摸排、有效整合全镇闲置的土地、农房、学校、厂房等资源,统一合理规划,让“包袱”变财富。
编辑: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