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监红心映乡村|“驻”进心里 “帮”出实效
作者:程登市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6-11 11:41:112021年5月,重庆市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干部程登市主动请缨,赴丰都县仙女湖镇卢家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驻村后,他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迅速转变角色,全身心地扎根基层,实现了从“身在”到“心在”的升华,真正融入乡村,推动乡村振兴蓬勃发展。程登市紧紧围绕“抓党建、抓发展、抓治理、抓服务”总体思路,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按照“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的工作方针,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党建引领破难题 多措并举育头雁
卢家山村共有327户1160人,下设5个村民小组,现有党员31人。来到卢家村的程登市发现,该村党支部存在凝聚力战斗力不足、支委协作不畅、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程登市从强化班子建设入手,带领班子成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读原著、悟原理;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工作水平和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坚持“一月一计划、一月一主题”,确保主题党日取得实效;联合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党组织开展“双向组织生活会”,建立“双支部”联建机制,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着力打造一支既专业又全能的“乡村振兴领跑人”队伍;利用党员“政治生日”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剖析问题根源、商讨解决对策等活动,形成“幸福生活靠奋斗”“美丽乡村靠建设”“支部是面旗”“党员带头干”的共识,为村庄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思想破冰聚民心 精准帮扶建乡村
乡村振兴,民心为先。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须从观念更新入手。
程登市带领驻村工作队通过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等方式,引导群众摒弃“小富即安”思想,树立持续发展理念。他们通过村委会、院坝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向群众讲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破除部分群众存在的自满情绪和松懈思想。同时,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核心指标,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将2户不稳定户、4户边缘户纳入重点监测对象范围,实行每月一排查、每月一研判,及时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两年间累计走访群众2680余人次,召开专题会议28次,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袖珍功夫”。
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积极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升级打造杏福微公园、仙境宜居园、森态蔬果园,新建垃圾收集点3处……村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兑现了驻村之初“一年小变化,两年上台阶”的庄严承诺。
产业造血增活力 民生提质暖民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面对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现状,程登市带领驻村工作队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激发乡村产业活力。
扶志促发展。通过“院坝宣讲”向群众宣传产业发展的重要性,逐步转变“等靠要”思想。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留下来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村民外出考察学习,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培养本土技术骨干,激发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驻村以来,他们开辟试验田优化种植结构,建成黑凤鸡育苗基地,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引导56户村民改良畜禽品种,新建60亩家庭农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扶贫促就业。积极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成立专业合作社,开通832消费扶贫平台、网络销售平台,发展后备箱经济,累计帮助销售农家猪、鸡、香菜、萝卜等农产品46.7万元;他们驱车1.85万公里,往返在川、渝、黔之间,接洽企业、搞招商引资,成功引进重庆仙女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立电商运营中心,采用“企业+帮扶车间+农户”模式,提供100—300个就业岗位,人均月收入达6000元以上,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
实事暖民心。如今,卢家山村产业步入了良性循环、快速发展的快车道。2023年5月,接近回撤,其情难舍,乡亲们掰起手指,边数边说:“程登市和他队友们富民兴村的故事岂止这几件。”全村新硬化的4.5公里乡村道路,新安装的13.4公里道路生命护栏,新建的5个蓄水池和更换完善的63公里饮水管道等,彻底解决村民长年以来饮用水难等问题……这一桩桩、一件件暖心项目、民心工程,件件都有程登市和队友们的付出,事事都饱含他们的心血。
程登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驻村干部和市场监管人的责任担当,拓宽了从“物理扎根”到“情感融入”、从“阶段帮扶”到“长效联结”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他既是群众的贴心人,亦是发展的领路人,他躬身力行的事迹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共同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作者系重庆市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食品三科科长,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任丰都县仙女湖镇卢家山村第一书记)
编辑:胡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