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石柱:林下“致富笋” 加工好“钱”景

作者:隆太良 曾爱岚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6-11 16:01:14

杀青、蒸煮、加盐、上架、烘干、精选……历时10多个小时,经过一道道严格工序,鲜嫩竹笋被加工成金黄色的笋干。6月9日,记者走进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星乡农产品加工园的石柱县兴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星农业公司)内,见证了这样忙碌的生产景象。

“竹笋要均匀铺开,不然重叠在一起,烘不透会影响笋干质量。”10多名务工群众娴熟地将一根根杀青加盐的竹笋整齐摆放在烘烤架上,随后推进烘烤房里。

竹笋在石柱县广袤的山林里均能生长,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近年来,在中核集团大力帮扶下,三星乡建起了农产品加工园,并引入兴星农业公司对竹笋进行深加工,为推动竹笋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竹笋属于季节性食品,如何留住悠悠笋香,让竹笋四季都有销路?关键在于进行深加工。”据兴星农业公司总经理唐伟介绍,公司落户三星乡农产品加工园后,全力打造集竹笋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在加工工艺上精益求精,严格把控每一个加工环节,确保笋干品质,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5月以来,正值采摘和食用百家竹、水竹等新鲜竹笋的好时节,兴星农业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新鲜竹笋收购业务,日均收购新鲜竹笋达4吨。收购预计6月底结束,收购量达240余吨,可加工优质笋干20余吨。

“烘干的竹笋,再经过我们精选、修剪后,不仅生态、绿色,而且卖相也好,产品远销重庆主城,一直供不应求。”唐伟说,笋干加工厂的建成,促进公司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当地村民就近务工,拓宽其增收渠道,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富民的“金山银山”。

务工村民刘大姐笑着说:“我们在这里务工,白天工资80元,晚上工资150元,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挣钱,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林下致富笋,加工好‘钱’景。”三星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加工园区的优势,引导企业紧紧围绕精深加工,致力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通过做好“笋”文章,有效推动竹笋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编辑:吴曼祯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