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执笔绘就乡村振兴“人才图”
作者:蔡梓文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6-13 09:22:15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和农村事业发展的坚实支撑,基层党组织必须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变量”,执笔绘就乡村振兴“人才图”,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执“筑巢引凤”之笔,以海纳百川之“诚”绘乡村振兴“聚贤图”。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各级党组织要以系统思维构建科学完备的人才政策体系,科学设定引才门槛,突出“精准匹配”,建立动态人才目录,将人才需要与产业规划深度耦合,出台务实、简洁、有效的惠才政策,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发挥“亲情、友情、乡情”的情感纽带作用,建立在外人才联络机制,完善人才信息库建设,定期举办“乡情恳谈会”,广泛招募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本土专家、回乡创业者等加入到乡村振兴的队伍里。各地区要善于挖掘当地特色产业,立足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产业优势和生态条件筑巢引凤,全方位推动人才与特色产业同频共振,做实产才融合文章,实现产业集聚人才和人才引领产业的有机融合、协同发展。
执“固巢育凤”之笔,以匠心培养之“法”绘乡村振兴“育贤图”。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故需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为乡村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要筑牢理论基础,根据乡村产业发展和村民实际需求,开设农技培训、电商运营、乡村旅游管理等课程,通过田间课堂、案例教学等方式传授实操经验,培育更多“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要开展实践锤炼,组织人才参与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生态保护等一线任务,选派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挂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本领,进而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力军”。要突出创新优势,利用“云课堂”“直播培训”等线上平台扩大覆盖面,实现“田间课堂”与“云端学习”互补。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科研、技术优势,在“产学研用”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从“靠天吃饭”向“靠技增收”转型。
执“暖巢留凤”之笔,以人尽其才之“心”绘乡村振兴“用贤图”。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唯有做好保障工作,为人才搭建称心、舒心、放心的工作生活环境。各地区要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水电、通讯、交通等条件,同时完善乡村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要优化人才服务生态,建设人才公寓、开通高层次人才就医“绿色通道”,落实创业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积极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消除后顾之忧。要加强对乡村人才的关心关爱,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对他们遇到的问题及时纾困解难,积极营造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真正让人才在乡村感受到尊重和认可。要搭建发展舞台,完善以实干实绩实效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在职称评定、职级晋升、薪酬待遇等方面给予乡村人才更多倾斜,为人才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晋升通道,让想干事者有盼头、能干事者有奔头。
编辑:赵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