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农民日报看重庆|铜梁区:治理模式迭代升级 内生动力持续释放

作者:邓俐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发布时间:2025-06-17 08:38:53

微信截图_20250617083012

铜梁区理论宣讲队走进“铜心小院”宣讲政策。

作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重庆市铜梁区正以党建为纽带,编织着一张覆盖城乡的基层治理网络。从田间院落到数字云端,从矛盾调解到产业发展,当地通过创新治理模式,让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持续释放,一幅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院落微治理——

激活治理“神经末梢”

在少云镇少云村,曾经隔开两户人家的围墙早已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院落和热闹的议事场景。“铜心小院”的建立,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公共事务决策。通过推选院落召集人、制定小院规约,村民们不仅解决了邻里纠纷,还定期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让昔日冷清的院落变成了温馨的治理共同体。

这种以10至30户为一个单元的院落微治理模式,已在铜梁区的325个院落落地生根。每个小院既是议事厅,也是服务驿站:互助养老点提供健康义诊,儿童托管区有志愿者辅导作业,传统节日里的文化活动更让邻里情谊升温。“现在大家有问题都愿意到小院商量,矛盾少了,心气顺了。”团实村党支部书记胡正芳说。

双网融合——

数字赋能治理精准化

在虎峰镇,网格员拍摄的枇杷采摘短视频通过67个网格群迅速传播,15万斤鲜果一周内销售一空,销售额突破50万元。这正是铜梁区“双网格”治理模式的生动实践——线上网格收集需求,线下网格精准服务,实现治理“触角”全覆盖。

目前,铜梁区已建立2028个实体网格和2100个线上网格,形成“一格一群”的联动机制。网格员不仅是政策宣传员,更是民生服务员。在土桥镇庆林村,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道路破损后,通过“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半个月内就完成了道路修缮,惠及全村3000余名村民。自“双网格”模式运行以来,全区累计解决群众诉求超过6000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积分制管理——

激发乡村善治新动能

在水口镇大滩村,一面《院落治理积分制评分标准》展示墙格外醒目。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活动即可获得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以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目前,铜梁区共有12万户农户参与到积分活动中,累计获得积分7631万分,推动乡村治理从“政府管”向“大家管”转变。

与此同时,“龙乡文明行”系列活动正以“微宣讲+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的形式深入乡村。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何代科用“金钱板”传唱党的政策,专业社工在集市提供反诈宣传和医疗服务,文化惠民活动已覆盖28个镇街,惠及群众5.2万人次。“现在不仅生活条件好了,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了。”安居镇居民王秀英说。

产业振兴——

科技创新赋能乡村发展

在铜梁区龙乡田园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智慧玻璃温室内,自动喷灌系统精准调节水肥,培育出的减脂黄瓜的膳食纤维含量比普通品种高出不少。这里不仅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高地,更是强村富民的实践平台。通过“基本产量保底+效益分红”模式,59个试点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428万元,带动182户农户亩均增收1500元。

铜梁区还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路径,通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特色产业小镇建设等举措,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乡村产业。目前,全区已建成10个特色产业小镇,培育出“铜梁莲藕”“铜梁黑鸡”等区域公用品牌。

铜梁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治理模式迭代升级,让龙乡大地焕发勃勃生机。

编辑:熊燕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