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专栏|那年回忆
作者:陈劲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6-17 09:06:14六月,蝉鸣渐起。
无数考生满怀青春热血与梦想奔赴高考考场,面对人生的一次大考。
前几天,我被一段视频里“女老师因学生记不住考点而泪奔”的情景触动。这份比学生还焦灼的心情,这份小心翼翼守护学生情绪的心意,只有经历过高考的人才懂。
这让我想起自己1992年高考的情景。考前几天,老师们都默契地换了种相处模式。平日习惯用普通话授课的他们,改用亲切的四川话与我们交流,很少再讲新知识,只是偶尔点出难点和一些题型的解题技巧。班主任常常以调侃的语气,和我们聊起上大学后的种种美好。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里,一节课总是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后来才明白老师们这般用心,是想让我们放下紧张,以自信平和的心态迎接考试。
考前那晚,紧张的情绪还是令我们难以入睡。室友们相互勉励,一起做深呼吸、数数字。我们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终于进入梦乡。
第一堂考语文,我按部就班完成了试题。或许正是这种略显松懈的心态,到地理考试时注意力难以一下子集中,我发现试卷上那些熟悉的知识点仿佛都变得陌生起来。我立即告诫自己一定要平心静气,于是边看试题边回想知识架构,浏览了一遍开始作答。随着一道道难关的顺利攻克,慢慢地,我找回了考试状态。
数学是我的优势学科,满怀信心的我答题从容不迫、检查仔细有加。然而,就在下意识看时间还有20分钟时,我赫然发现夹在一大张试卷里还有半张空白试卷,是道综合应用题,整整20分!那一刻,惊慌瞬间将我淹没,额头和手心直冒冷汗。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快速读题、答题,在忐忑中完成了第一小问,第二小问却只答了一半,可考试结束铃声已响起。走出考场,我静下心,全力准备下场考试。
接下来的英语考试,我虽反复确认试卷张数,但因为并非优势科目,我就放平心态,尽力“避坑”,不料成绩比预期的要好一些。而历史和政治考试,由于平时以为靠背就能对付,却不想考题灵活了许多,加上之前的阴影未完全散去,不少试题只能在紧张中“盲答”。尤其是政治学科,不但没发挥出好的状态,审题几次才找到要点,论述题答完后,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
在那个复习资料、教育水平有限,更没有网课的年代,我的高考充满了紧张、疏漏与遗憾。它教会我在慌乱中保持冷静、在冷静中增强自信,在不利中恢复从容、在从容中坚持不懈。
如今回首,高考的结果固然重要,志愿选择和应考能力也很关键,但那段为梦想努力拼搏的过程,才是青春最绚丽的色彩,更是人生安身立命的精神底色。人生没有完美,幸福没有满分。过去的疏漏、人生的遗憾,正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岁月流转,当年那个在考场上紧张到颤抖的少年,已学会以平和之心拥抱生活的起伏,因为他始终记得:真正的成长,永远藏在努力拼搏的过程里。而这,正是高考留给我们最珍贵的人生答案。
编辑:古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