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文学|野草
作者:黄晓芳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6-17 09:50:01村东头的石坎缝里又冒出几簇野草。灰绿色的叶片带着细密的绒毛,在晨露里倔强地挺着腰杆。我蹲下身,指尖触到那薄如蝉翼的叶子,忽然想起春耕时翻地的情景:当除草机越过草地,无数株野草被连根翻起,在太阳底下晒得蜷曲发黄,可等一场透雨过后,田埂上又星星点点地绿了起来。
野草是土地的标点符号。它们不会像庄稼那样整齐列队,却懂得在任何能扎根的地方写下自己的存在。麦田里的狗尾草总在麦秆拔节时偷偷露头,细长的穗子跟着风晃啊晃,像是在和麦苗比谁先够到阳光;地头的马齿苋最是霸道,肥厚的叶片贴着地面铺成绿毯,哪怕被锄头砍成几段,断口处也会渗出乳白色的汁液,仿佛在无声宣告着不死的决心。最让我惊叹的是石墙上的爬山虎,说是草却生着藤蔓,春末时举着新叶在墙缝里钻,夏天就用层层叠叠的绿遮住整块石头,到了秋天,叶子变成火红色,把老旧的石墙染成一幅会燃烧的画。
村里的老人们常说,野草是土地的眉毛。这话不假。开春时,河滩上的芦苇冒尖儿,像是给灰白的河滩描了道青边;盛夏里,沟渠旁的艾草疯长,宽宽的叶片带着苦味,却能为劳作的人驱赶蚊虫;就连房前屋后的瓦缝里,也会钻出几株蒲公英,黄色的花盘转成白色的绒球,风一吹,无数小伞就乘着阳光去远方落户。这些野草从不在意自己长在哪里,石缝里的就把根扎成钢须,沙地里的就把茎缩成短棒,就连被踩出硬壳的路面下,也有嫩芽顶着压力往上拱,用一抹绿色在水泥地上写下惊叹号。
记得去年夏天发大水,老家承包的玉米地被淹了三天。退水后,玉米秆东倒西歪,可那些长在田边的野草却慢慢直起了身子。狗尾草甩着湿漉漉的穗子,稗草抖落叶片上的泥浆,就连被洪水冲得只剩半截的茅草,也从根部抽出了新的叶片。它们不像庄稼那样金贵,不需要人浇水施肥,却懂得在灾难后最先站起来,用星星点点的绿给土地缝补伤口。秋天打霜时,野草们又变得金黄,像是给大地织了件温暖的毛衣,等雪花落下,它们就把身子埋进泥土里,让种子在冰下做着春天的梦。
村里的孩子们最爱和野草玩耍。他们把狗尾草编成小兔子,把蒲公英的绒球吹向天空,用苍耳的种子粘在衣襟上做装饰。有次看见几个小孩在晒谷场上追着一株风滚草跑,那草球被秋风吹得骨碌碌转,孩子们笑着喊着,像是在追逐一个会跑的春天。野草给了孩子们最天然的玩具,也教会他们什么是顽强。就像村口那株长在老井边的野薄荷,年年被人掐尖儿,却年年冒出新的枝叶。
在基层工作久了,对野草自然有了深刻的感情。我常看着田垄上的野草出神。它们多像村里的老百姓啊,不挑地方,不怕吃苦,哪怕身在农村,也总能找着道路。这些在土地里打滚的人啊,就像野草的种子,被风吹到哪儿就在哪儿扎根。有知识的背着行囊闯天涯,把新技术带回山沟;有手艺的守着老行当,用祖传的篾片编出电商平台的订单;就算没读过书没见过世面的,也能俯下身来,把汗珠子摔成八瓣,在巴掌大的自留地里种出一家人的口粮。他们会在暴雨冲毁田埂时,用石块重新砌起田坎;会在旱季庄稼枯萎时,用管子引山泉水滴灌幼苗;会自发组队修建水库,若逢干旱果树也不会置身危险......
此刻站在田埂上,看着远处起伏的绿浪,忽然明白野草的伟大。它们没有鲜花的娇艳,却用遍体鳞伤的绿证明着生命的力量。被火烧过的荒地,它们第一个冒出新芽;被洪水冲过的河滩,它们第一个织出绿毯;就连被人踩了千万次的小路旁,也有它们不屈的身影。它们是土地的子孙,是大自然最坚韧的诗篇,用一生的时光书写着同一个信念:只要根还在,就永远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野草啊野草,你怎是一株草呢?你分明就是一棵树,一棵遮风避雨的树,一棵向下扎根的树,一棵向上生长的树,我们常常因为你的外形弱小,而忽略了你强大的内核。对此,我要为你辩解,也要为你申诉。你是一个代名词,代表着坚韧和平凡,代表着勇猛和伟大,代表着风雨压不跨,心比黄金坚。
暮色渐浓时,晚风掀起野草的叶片,发出沙沙的响声,它们仿佛听懂了我的礼赞。我蹲下身,轻轻抚摸那些沾满泥土的叶片,这些小草们,它们就像大地上永不熄灭的灯火,用微小却坚定的光芒,照亮了每一种平凡。遥遥远望,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野草们在渐凉的晚风中轻轻摇晃,像是在和世界道晚安,又像是在积蓄力量,等待着明天第一缕阳光的到来。
作者: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范圣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