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开州文峰街道三中社区:“微改造”撬动“大民生” 老旧小区治理焕发新动能

作者:田琪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6-17 17:03:16

在重庆市开州区文峰街道三中社区,一块荒废空地变身智能充电站,几处边角地块建成精致口袋公园……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是文峰街道践行“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三中社区探索出一条“微改造”提升老旧小区治理的新路径。

荒地变身“充电驿站”  精准施策解民忧

近年来,电动车以其便捷性成为居民出行首选,但随之而来的“飞线充电”乱象却成社区治理难题。2025年,三中社区通过小区微信群线上搜集、网格员线下敲门行动走访300余户居民,收集127条意见建议,精准锁定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经实地勘察,决定将闲置近5年、面积约200平方米的荒地改造为集中充电站。该社区通过引入社会专业机构,采用“社区出地+企业投资”模式,投资6万元建成含70个智能充电位的标准化充电站,每个充电桩配备过载保护、自动断电装置,棚顶安装烟感报警和干粉灭火系统。

“以前电动车充电像打游击战,现在有了专属停车位,点赞!”教师新村居民王守花连连称赞。数据显示,充电棚启用6个月来,日均充电量达150余台次,社区“飞线充电”投诉量下降95%。

口袋公园“微改造”  方寸之地见真情

走进三中社区,曾经杂草丛生的边角地块如今焕然一新,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三中社区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发现,辖区内有3处面积在200—500平方米不等的闲置边角地,这里长期堆放杂物、滋生蚊虫,不仅影响环境卫生,更存在安全隐患,相关投诉占社区环境类投诉的28%。

针对这一情况,该社区创新实施“口袋公园”微改造工程,通过召开5场居民议事会、发放300份调查问卷,收集到68条改造建议;随后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25万元,对总面积达1300余平方米的闲置地块进行微改造。改造后的口袋公园不仅增设了25套休闲座椅、8处儿童游乐设施,还种植了月季、桂花等观赏植物。公园内创新设置了6处,每处约50平方米的“共享菜园”,由周边居民共同认领种植。家住水利大院的李大伟对新建成的口袋公园赞不绝口:“以前这里脏乱差,现在成了我们老年人早晚散步的好地方!”

据了解,三中社区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的实践探索,不仅解决了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提升了社区的整体治理水平和居民的幸福感。“荒地变驿站、边角地变公园,‘微改造’带来的不仅是空间功能的改变,更是基层治理理念的升级。我们将持续深化‘居民点单—需求研判—多元共治’的闭环机制,把基层治理体系转化为解决急难愁盼的‘治理密码’。”三中社区党支部书记唐帮辉说道。

编辑:王柏林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