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开州金峰镇:推进宜居宜业 建设和美家园

作者:邱恭富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6-27 10:04:47

近年来,重庆市开州区金峰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锚定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及提升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四个重点”,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党建“塑魂”,擦亮组织引领“金招牌”

建强组织体系。金峰镇扎实推动党建统领开州区“三个强化年”行动,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捕捉招商意愿1人次。

增强能力本领。深化导师“传帮带”机制,选派镇村年轻干部到一线、前线锻炼10人次,识别提拔晋升5人次。

加强作风建设。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扎实开展党员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梳理整改问题10个,完善机制3项,持续擦亮“金雁领航”金字招牌。

产业“塑根”,蹚出群众致富“金路子”

做强产业集群。金峰镇坚持以产业为支撑,成立“重庆水韵鑫隆农业开发公司”,建成渝东北唯一鲈鱼基地,以“鱼苗孵化+成鱼养殖+休闲垂钓”的经营方式做强产业链,打造“文家坝生态鱼”品牌;金峰沃柑获评重庆市第八届“三峡杯”优质晚熟柑橘欧美系杂柑类银奖,左家岩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荣获绿色农产品和中国质量信用AAA级示范社称号。

强化新业态经济培育。坚持“实体+电商”互补的原则,发展电商直播基地3个,注册生鲜果蔬、电商销售2个国家知识产权认证商标,组建“小金人”“家乡推荐官”宣传推介队,把“流量”变销量。

做好联农带农文章。探索推行“党支部+村经济联合社+企业(合作社)+大户+农户”发展模式,公司负责运营管理,群众获取“务工+绩效”奖励,鲈鱼基地实现年产量达90万斤,年产值超450万元,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近9000元,推动社区集体经济营业收入超10万元。

建设“塑形”,握好城乡发展“金画笔”

提升基础设施完备度。金峰镇坚持“问题导向、久久为功”,筹资800余万元整治肖家沟河堤、渠堰、塘库,提升“白改黑”道路3.8公里,新建高速还建路2.7公里、产业路2.1公里,完善雨水沟6公里,完成149户污水整治和61户自来水改网工作。

提升乡村整洁度。以开展“四大专项行动”为统揽,建立“1+3+N”工作责任体系,持续推进“五清一改”,清理沟渠10公里、农业废弃物20余吨,拆除乱搭乱建30处;强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投放分类桶180个、新建分类亭5处。

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推行“河长+林长+路长”三长联动机制,消灭黑臭水体,肖家沟河水质从Ⅳ类稳定提升至Ⅲ类;争取市级专项资金700万元,实施“金色甜园—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项目,分批次开展旧房改造、庭院整治提升等137户,新建孝德文化墙17处;成功创建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2个,示范院落3个,金峰镇获评“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

四治“塑新”,找准基层治理“金钥匙”

树牢自治新理念。金峰镇深化“一线工作法”,打造“四到金心服务”品牌,组建“金卫士”巡逻队8支,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6%,群众安全感测评连续三年持续上升。

完善法治新机制。依托信访工作法治化,创新“333”工作法,60名机关干部全部包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59件次,化解积难案件6件,全镇信访量下降67%。

探索德治新模式。深入开展“春风满巴渝”系列活动,推行积分制管理,将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纳入积分考核,累计兑换积分2万分,评比出好媳妇、好妯娌、好婆婆等先进典型20人次。

激发智治新动能。深化运用“141”基层智治平台,落实重庆市、开州区平台建设重点工作任务,梳理归集267件业务跑道,处理网格上报事件1206条,重点人员走访10644次,接入感知设备1418个、感知摄像头108路,整体智治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编辑:王柏林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