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中国组织人事报看重庆|强化政策支持 完善就业服务

作者:渝仁轩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发布时间:2025-06-27 11:46:03

对到重庆市12个县制造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长3年、每人每月1000—3000元的就业补贴

对制造业等企业新招用返乡和大龄农民工就业的,给予每人500—2000元的一次性补贴

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的,给予每户3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上限,将个人额度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企业额度由400万元提高到6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给予每年最高0.5%的担保费补贴

近日,重庆市委、市政府印发了《重庆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计划到2027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00万人以上,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120万人以上,新增农民工就近就业90万人以上。重庆聚焦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细化提出6个方面19条措施,以“真金白银”、暖心举措传递强企惠民的民生温度。

就业示范效应好可获政策支持

重庆聚焦产业和就业协调联动,构建就业友好型社会,提出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实施高端产业引领就业提质扩容行动、实施经营主体稳岗扩岗工程、促进区域间就业均衡发展4条措施。比如,对就业示范效应好的经营主体,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用地、用工保障及政策支持。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上年度企业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支持企业稳定岗位。

聚焦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出强化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精准匹配、深入实施“巴渝工匠”行动计划2条措施。比如,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布局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前沿学科或急需专业,力争3年内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比例达到30%以上。健全城乡一体全生命周期就业培训机制,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使技能培训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全过程,每年培训15万人次以上。

“真金白银”支持在渝就业创业

重庆聚焦重点群体,完善多元化支持体系,提出实施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做好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保障、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渠道、实施困难人员就业帮扶行动4条措施。

比如,对到重庆市12个县制造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长3年、每人每月1000—3000元的就业补贴。对制造业等企业新招用返乡和大龄农民工就业的,给予每人500—2000元的一次性补贴;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的,给予每户3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在青年就业创业较为集中的区域,打造“青来渝州”就业创业综合体平台,为青年群体提供灵活办公空间、便利居住环境以及综合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加力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每年吸纳农村劳动力务工15万人左右。

重庆还将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实施“渝创渝新”创业扶持工程、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3条措施。

比如,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上限,将个人额度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企业额度由400万元提高到6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给予每年最高0.5%的担保费补贴,有效缓解创业资金压力。设立创业担保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健全银行、担保机构风险分担机制,让创业者申请贷款更便捷。

建100个“15分钟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圈”

重庆正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深化数字赋能就业服务,提出加快“渝悦·就业”应用场景建设、完善覆盖全民和基层导向的就业公共服务机制等2条措施。

比如,推进就业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迭代“个人创业一件事”等重点服务事项。推广“AI+就业”服务模式,智能匹配就业岗位和求职需求。将就业公共服务纳入基层智治体系,打造“家门口服务站”,构建“15分钟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圈”100个。

此外,还将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加快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提高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水平,提出完善劳动报酬合理增长机制、保障平等就业权利、实施“渝你同行”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条措施。比如,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实施欠薪治理综合改革,加强工程建设等领域欠薪治理和欠薪信用监管。

编辑:李凰言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