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开州丰乐街道:以“双网多元”之治  延伸基层治理“温情触角”

作者:熊程成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6-27 16:24:15

“多亏了网格员帮忙,我老伴的低保问题才这么快解决!”近日,重庆市开州区丰乐街道乌杨村村民徐玉秀握着网格员的手连声道谢。

原来,徐大娘的老伴李大爷因突发疾病导致家庭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网格员在微信群发现求助信息后,第一时间对接乌杨村党群服务中心及街道民生服务办公室,为其申请低保边缘家庭保障,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在丰乐街道,这只是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

“双网”融合,织密民生服务网

今年以来,丰乐街道积极构建“网格管理+多元协同”基层治理模式,满足群众高效率解决矛盾纠纷的需求,切实把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解决在“家门口”。丰乐街道按照“便于服务、精准到位、全面覆盖”的原则,整合司法、医疗等7类人员,持续深化线上线下“双网格”联动化解风险机制。同时,将32个线下网格与51个线上网格深度融合,构建起“双网统管、全域响应”的基层治理格局,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效能。

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丰乐街道还创新打造线上智慧平台——“指尖民情站”,该平台通过整合各类资源,精准推送政策包、办事指南,实现了“政策找人”零时差。

线下,丰乐街道聚合机关干部、退休老教师、志愿者、乡贤等力量,按需开展民意收集、矛盾调解、帮办代办等7项“网格连心服务”,实现了“发现—处置—反馈”闭环管理。

截至目前,丰乐街道累计处置化解群众关心关切关注的突发事件、矛盾纠纷等各类民生问题457件,相关事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达100%,切实将域内各类问题化解在源头、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多元”共治,凝聚治理合力

“自家耕地被邻家挖掘,无法正常使用和耕种!”今年5月,滴水村第一网格群的一条求助信息迅速引起网格员张晓琴的关注。

张晓琴第一时间联系村委会、司法所、城镇建设服务中心等相关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实地勘查、调取土地确权档案后,随即组织双方围坐在“老郑调解室”,一边以乡规民约讲道理,一边对照政策文件摆法律,最终促成双方重新划定边界,被挖掘的耕地恢复了原状。

针对涉及范围广、开展难度大、需要多方联合协调解决的一些难事,街道以“1+3+N”服务团队线上线下联动机制为核心,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多元协同”模式,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同时,丰乐街道通过“网格—村(社)—街道—部门协同联动”四级治理模式,持续完善“线上预约、线下办理”服务,全面构建起“民呼我应”“民呼我为”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群众通过“141”基层智治平台、网格微信群线上提交诉求,网格员及时响应并分类上报党群服务中心;经村(社区)干部初步核实协调后反馈至街道统筹调度。针对跨部门事项,街道第一时间启动“吹哨报到”机制,联动相关部门单位快速处置,确保水电气等民生问题2小时内办结率达100%。

目前,丰乐街道已高效解决农田灌溉、塌方维修、噪音扰民等群众身边“关键事”130余件,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温情”服务,破解急难愁盼

近日,丰乐街道华联社区新安装的7张休闲长椅成为老人们的热门“打卡点”。华联社区老年人口占比较高,曾因缺少休闲娱乐设施,居民不得不使用废旧家具凑合。“现在有了专属座位,晒太阳、唠家常都舒心了。”张大爷摇着蒲扇道出了居民的心声。

群众呼声,落地有声。丰乐街道以群众情感为纽带,创新组建“网管家”团队,每个网格推选一名熟悉情况、热心服务的群众代表,与网格员、村居“两委”成员、党员志愿者等形成治理合力,关切群众呼声心声,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同时,聚焦“一老一小一困”等重点群体,按“每天想一想”查缺补漏、“每处看一看”排查隐患、“每户听一听”收集民意的行动准则,常态化开展“敲敲门、谈谈心”走访活动。为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提供上门帮扶、课业辅导、岗位链接等个性化暖心服务200余次。

从“双网”融合的智慧赋能,到“多元”共治的协同发力,再到“温情”服务的精准触达,丰乐街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至群众身边的每个角落。

据了解,丰乐街道将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深化“双网格”治理模式,探索更多“小切口”治理路径,进一步优化网格布局、提升服务效能,让基层治理更有精度、更有力度、更有温度,为辖区居民创造一个更加和谐有序、宜居宜业的社会环境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王柏林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