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政府赋能、“骑士”反哺 共绘基层治理新图景
作者:胡梦元 罗欣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6-30 14:25:006月17日,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正在休息的美团平台众包骑手李建川,趁着手机充电的间隙,点开“渝快办”APP,查看自己上报的问题隐患是否被反馈。
原来,刚刚在送餐路上,李建川在一个急转弯后,被路边一处破损井盖挡住了去路。他心里一惊,为了避免摔倒,不得不骤然捏紧刹车。停稳车后,李建川掏出手机,在沾着薄汗的屏幕上,点开“渝快办”APP,通过“一键上报”功能,精准定位,拍照上传,并附上简洁说明:“鱼洞老街中段,井盖破损,请处理!”
“我加入了巴南区‘先锋骑士’志愿服务队,还是一名兼职网格员。”李建川表示,作为基层治理的新力量,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在巴南区委社会工作部的引领下,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合力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赋能新群体
中午时分,巴南区龙洲花园车库,李建川将电动车停在“骑手专用位”,通过地下电梯直达用户家门口,不到5分钟就完成了订单配送。“以前进小区要么被拦,要么得费时解释。”李建川对记者说,“如今有了骑手友好社区,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体力。”
为解决新就业群体在小区进门难、诉求反映难等问题,重庆搭建了“小哥来了”数字化应用平台。“以前,骑手进入小区常常要在门口登记等待,如今通过该应用进行身份核验,骑手平均入门时间从3分钟缩短至5秒。”中共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先锋骑士党支部书记温小佼介绍道。
李建川见证了从“进门难”到“绿色通”的转变。“在‘小哥来了’应用的主页点击‘扫码进门’,显示‘绿码通行’就可以进小区了,相较之前的手写登记快多了。”李建川笑着说,这样大家可以接更多的配送单,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让李建川喜笑颜开的不仅是骑手友好街区建设带来的便利,还有暖“新”驿站筑起的温馨港湾——巴南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
在巴南万达商圈等聚集区域,1个区级党群服务中心和6个镇街党群服务驿站拔地而起,与其延伸出的若干个党群服务点,共同组成了巴南区“1+6+N”党群服务三级网络体系,成为巴南80000余名新就业群体的“避风港”。
“累了困了都会过来,这里给人归属感。”正在巴南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休息的李建川说。据了解,该中心坚持以服务为切入点,精准掌握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梳理形成12大类20项暖“新”服务事项,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各项暖心活动,辐射周边600余名新就业群体。
驿站不仅是休息场所,更是思想加油站。温小佼表示,巴南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创新开展“10分钟微党课”“班前一刻钟”等活动,让奔波的骑手能见缝插针学习。“在党支部的培养下,我如今已经是一名党员发展对象了。”李建川说。
反哺大治理
2023年6月,龙洲湾街道龙锦社区招募兼职网格员,李建川第一时间报名。从此,他的送餐车上常备《安全隐患排查表》,工作轨迹覆盖区域变成了基层治理网格。
“井盖损坏、树枝倒塌、垃圾堆积,这些事看起来小,却关系市民安全。”李建川对记者说,“作为兼职网格员,我们只要发现问题就会马上拍照上传,社区也会立即响应。”
在巴南区,像李建川这样拥有“双重身份”的新就业群体不在少数。记者了解到,巴南区广泛招募综合素质好、热心公益的新就业人员,组建起8支“先锋骑士志愿服务队”,吸纳300余名成员,其中127人被聘为社区兼职网格员。他们发挥走街串巷、进楼入户的职业优势,成为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
“过去发现问题不知找谁处理,现在动动手指就能解决。”李建川坦言,拍照反馈已成为工作习惯。
2024年5月,李建川胸前挂上了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奖章背后,是五年如一日的坚持:修复破损井盖、反诈宣传、协助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李建川的故事被写入重庆市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红岩少年 强国有我》,向百万中小学生传递“平凡岗位也能成就梦想”的价值观。
榜样力量催生“裂变效应”。今年以来,巴南区新就业群体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300余人次,解决群众诉求和风险隐患76件。
巴南实践的精髓,在于构建了“双向赋能”的基层治理新生态。政府以制度温情“育其成长”,为新就业群体筑巢安家、赋权增能;新就业群体以赤子之心“反哺桑梓”,化身兼职网格员,将基层治理的根系扎进城市最末梢的土壤。如今,“李建川们”从城市的服务对象跃升为治理主体,一场关于“谁的城市谁守护”的深刻变革已然发生。
编辑:胡梦元 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