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链”上发力提升流动党员管理质效
作者:袁铭蔚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6-30 09:55:40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动党员数量也逐渐增长。各级党组织要从管理、教育、服务三个方面提升流动党员监管质效,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学习“不掉队”、管理“不缺失”。
聚焦动态管理完善“信息链”,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流动党员人数大、流动强、分布广,是党组织管理的难点堵点。要实现流动党员精准管理,各级党组织要明确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责任,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纳入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以党支部为单位对组织关系在本支部的党员逐个过筛,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对流动党员信息进行全面监测,切实做到流动党员底子清、去向知、现状明。同时,要明确流出地、流入地相关责任,建立高效便捷的组织关系转接机制,以便流出党员及时向流入地党组织报到,接受组织精准管理,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推动流动党员与党组织“双向奔赴”。
立足教育培训扣紧“学习链”,让流动党员学习“不掉队”。流动党员分散性大、流动性快、感召力弱、职业多元化,教育培训是提高流动党员思想素质、履职能力的重要抓手。各级党组织要立足流动党员文化水平、职业属性等实际问题,转变学习思路,创新学习方式,坚持党性教育和技能提升相结合,围绕党性教育、政策学习、技能提升、警示案例等内容分层分类定制个性化“学习套餐”,设计特色培训内容,帮助流动党员在思想上“充电”、在能力上“加油”,促使流动党员“流而有学,学而有获”。
着眼服务创新延伸“责任链”,让流动党员管理“不缺失”。让流动党员心有“暖流”,是做好流动党员管理的基础。各级基层党组织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作用,根据流动党员职业、分布、数量等特点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和联络点,开通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手机服务信息,搭建流动党员与党组织的桥梁,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鼓励在职党员与流动党员结对互联,定期交流思想、分享经验,了解流动党员日常思想状况和困难需求,帮助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让流动党员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激发流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提升流动党员幸福指数。
(作者单位:九龙坡区杨家坪街道)
编辑:赵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