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石柱洗新乡:人大代表“破困局” 浓墨重彩“绘新景”

作者:隆太良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6-30 11:38:26

入夏以来,在海拔1500余米的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洗新乡丰田村铜天槽组,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富硒乌天麻种植基地里,工人们忙碌地加强管护,期待着丰收的喜悦;平菇种植基地,一朵朵饱满的平菇被工人小心翼翼地摘下,即将运往远方;消夏度假游客纷至沓来,他们穿梭在青山绿水间,感受着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近年来,在洗新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指导和乡人大代表的助力下,丰田村以盘活“沉睡”资源为载体,坚持党建统领,人大代表积极尽职履责、主动建言献策,纷纷化身“破局者”与“领路人”,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勾勒出产业兴旺的“新图景”。

多年前,丰田村面临着资金短缺、产业空白的严峻困境,如同一座大山,横在群众前行的道路上。村里的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儿童。原本肥沃的土地逐渐荒芜,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村民们对未来感到迷茫又无奈。

引进企业种植富硒乌天麻、发展高山食用菌产业、开发竹笋资源、挖掘旅游潜力……关键时刻,肖恩成、吴幼明、李桂花等乡人大代表主动作为,借助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积极搭建干群共商平台,组织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

村民们围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热情高涨,结合当地实际,大胆提出设想。人大代表们一边认真倾听,一边详细记录、一边深思……

会议结束后,代表们迅速将这些“金点子”转化为行动方案。他们积极向县级部门争取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向外对接企业资源,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来丰田村投资兴业;向内凝聚发展共识,让全体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场破局之战由此打响,推动丰田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机。

丰田村聚焦产业振兴,立足自身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在洗新乡党委政府悉心指导和乡人大代表推动下,以特色产业发展为引擎,以“村企联盟·联农共富”为载体,通过引进企业,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推动产业发展呈现“百花齐放”态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经过多方努力,重庆硒旺华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丰田村铜天槽组,配套建起了天麻良种繁育基地、天麻菌种车间、天麻加工车间。该公司通过“村集体+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深入实施“内抓创新、外拓市场”策略,天麻种植基地规模逐渐扩大,并吸纳附近200余名村民就业,让山里人变身为产业工人,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领工资的愿望。

通过洗新乡党委政府牵线搭桥,乡人大代表助力,推动重庆策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丰田村铜天槽组“安营扎寨”。该公司与当地农户签订了104亩闲置土地流转协议,规模化发展起了高山平菇产业。春去夏来,在该公司36个钢结构大棚内,朵朵平菇绽放出了“致富花”。这些平菇品质优良,产品远销售广东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村民们高兴地说:“现在在大棚里干活,每个月都有稳定收入,还能照顾家里,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丰田村还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创新托管经营模式,组建了石柱县丰田村笋竹专业合作联合社。村民将5000多亩竹林,自愿托管给联合社进行统一经营管理,破解了林地碎片化、管理分散化、经营低效化的难题,推动竹笋产业从零散销售迈向规模化经营,让优势资源“活”起来,百姓口袋“鼓”起来。

丰田村鬼斧神工的天生桥、古朴静谧的千年白果树院落,这些天生的旅游景点原本“养在深闺人未识”。但在乡人大代表的精心谋划与推动下,它们逐渐变为旅游开发“新名片”。

代表们深知,要发展旅游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是关键。在乡党委政府帮助下,他们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积极协调县文化旅游委、县民宗委等部门,争取专项规划资金,用于修缮传统院落,完善人行便道、观景台等配套设施,激活了旅游发展“一池春水”。

经过上下齐心协力,丰田村被打造成春觅山珍、夏避酷暑、秋赏银杏、冬览雪景的“四季旅游目的地”。春天,游客们可在山林间寻找各种山珍,尽享大自然的馈赠;夏天,这里凉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去处,游客们可在青山绿水间享受清凉;秋天,千年白果树院落的银杏叶金黄灿烂,吸引着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捕捉美景;冬天,银装素裹的丰田村宛如童话世界,成为游客欣赏雪景的“打卡地”。

经过乡人大代表为乡村振兴“把脉开方”,丰田村有效破解了全村的发展难题,让“丰田”这个无田的高海拔山区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丰甜村”,实现了广大群众山乡美、百姓富、产业兴的美好愿景。

编辑:吴曼祯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