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丨以“零容忍”决心斩断“由风及腐”利益链

作者:蒋林伶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6-30 16:58:35

今年4月5日,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原副区长张建违规接受吃请,其中参与者罗盘军酒后猝死;5月28日,海南省东方市政府办公室综合信息室原副主任黄靖权违规接受有偿陪侍,并酒驾发生交通事故……近期公开通报的多起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例,反映出作风问题仍不容小觑。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旨在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但有些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仍不以为然、不知收敛,把中央的三令五申当作“耳旁风”“过眼云”,顶风违纪,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严”字当头,以“零容忍”决心坚决斩断“由风及腐”利益链。

以“刮骨疗毒”的手段,深挖“风腐交织”病灶。风腐问题本质上是理想信念滑坡后的“政治癌变”,是公权与私利的畸形媾和。表面上看,违规收礼、接受吃请等“四风”问题是作风小节,实则是打开贪欲闸门的“钥匙”。从接受一包烟、一顿饭开始,一些党员干部逐步沦陷,在利益诱惑中丧失原则,最终突破纪法底线。这种由风及腐的演变,呈现出“风为腐始、腐依风长”的特征——不良风气撕开廉洁防线,腐败行为反哺歪风滋长,形成恶性循环,严重侵蚀党的执政根基。

铲除风腐交织病灶,需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运用大数据监督平台进行“风腐画像”,通过分析公务消费、社交圈变化、日常消费习惯等数据,精准识别异常行为。坚持“风腐同查同治”,对信访举报、巡视巡察、日常监督中发现的作风问题,同步倒查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等腐败线索,以及由风及腐的问题。深化典型案例以案促改,针对案件暴露的制度漏洞、习以为常的错误认知,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加强教育引导,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把思想认识引入到纪法轨道,从源头上切除风腐演变的“病灶”。

以“天罗地网”的态势,阻断“由风致腐”路径。“由风及腐”的滋生蔓延,往往暗藏于权力运行的重点领域。在政府采购中,不法分子利用制度漏洞,与企业勾连围标串标,将公开招标异化为“量身定制”;工程建设中,少数干部通过干预项目审批、变更工程量、伪造虚假合同等手段牟取私利;公务消费领域,违规报销、虚列开支等“四风”问题时有反弹,借培训考察之名行旅游之实、以公务接待为由搞奢靡宴请等现象仍未根除。这些“微腐败”之风,逐渐异化成侵蚀政治生态的“蛀虫”。

构建“天罗地网”的监督体系,需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专项整治是“出鞘利剑”,针对重点领域腐败乱象,通过大数据筛查异常交易、跨部门联合执法等手段,深挖权钱交易线索。巡察整改是“制度体检”,通过政治巡察全面扫描重点领域风险点,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推动建立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工程项目动态监管等制度,持续压缩权力寻租空间。群众监督是“情报前哨”,充分发挥群众作用,形成“全民反腐”的社会氛围,鼓励群众通过拍照上传、扫码评价等方式参与监督,教会群众依托“互联网+监督”平台,用好“码上举报”“廉情驿站”“12388”等平台开展监督。

以“固本培元”的自觉,拔除“腐败温床”劣根。腐败温床的形成,源于思想、文化与制度的多重漏洞。理想信念缺失是滋生腐败的思想温床,部分党员干部精神“缺钙”,在利益诱惑前丧失政治定力;廉洁意识薄弱是助长歪风的社会温床,一些地方人情往来异化为利益输送,“潜规则”侵蚀公序良俗;纪律教育虚化是纵容贪腐的管理温床,重业务轻思想、重事后惩处轻事前预防的管理模式仍需改革突破。

开展“固本培元”,需多维度综合发力。深化清廉文化建设是“清淤工程”,通过加强清廉文化建设,让崇廉尚洁融入社会肌理,推动廉洁理念浸润人心,清除思想淤泥。强化党纪学习教育是“醒神良药”,将党章党规、法律法规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必学内容,用典型案例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构建全过程纪律教育体系是“防护屏障”,从干部入职前的廉政谈话提醒、任职中的常态化警示教育,到退休前的职业“收官”提醒,实现纪律教育全周期覆盖,使党员干部在关键节点的持续“敲打”中绷紧纪律之弦,从根源上破除腐败滋生的温床。

正风反腐永远在路上。唯有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固本培元”的自觉,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才能斩断由风及腐利益链,守护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系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室宣传部干部)

编辑:孙茜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