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档育人 | 重庆为何能迎来第三次直辖
作者:胡仁浩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7-01 08:01:00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重庆正式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成为直辖市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这是重庆历史上第三次直辖。历史为什么再一次选择重庆?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1997年2月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中说明,将重庆设为直辖市是“为了充分发挥重庆市作为特大经济中心城市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川东地区以至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且有利于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移民的统一规划、安排、管理,同时解决四川省由于人口过多和所辖行政区域过大、不便管理的问题”。
历史渊源
重庆直辖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更早时候。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是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区的接合部,区位优势显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直辖前,重庆是四川省管辖下最大的城市,经济总量最大、人口最多,一直深受中央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来重庆视察工作。在“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大力支持重庆的建设和发展,先后对其实行了两次计划单列。1983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全国首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大城市,并从1984年起对重庆实行第三次计划单列,赋予重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并辟其为外贸口岸。
重庆直辖最直接的历史动因是三峡工程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三峡工程的论证工作进一步展开。1985年1月19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听取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三峡工程筹备领导小组组长李鹏关于三峡工程的情况汇报。当李鹏说“正在考虑成立三峡行政区,用行政力量来支持三峡工程建设,做好移民工作”时,邓小平提出:可以考虑把四川分为两个省,一个以重庆为中心,一个以成都为中心。
这一战略设想,为重庆后来直辖撒下了希望的种子。
1985年2月8日,三峡省筹备组宣告成立。最初规划的三峡省中重庆并不在列,仍由四川管辖。随着三峡工程的推进,重庆的战略地位愈发重要。198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将三峡省筹备组改建为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三经办)的通知》,三峡省筹备组撤销,设三峡省的提议也就此画上句号。然而,重庆直辖的设想并未停止。
决策形成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由东向西转移,中共中央相继作出开发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峡工程等决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重庆则被赋予了更多期待和责任。1994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来渝视察时强调了重庆区位的重要性,亲笔题词“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同年12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来渝视察时题词“开发三峡 振兴重庆”。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解决好130余万移民安置这一世界级难题是确保三峡工程顺利实施的重中之重。从地理位置来看,三峡工程虽然建设在湖北境内,但85%的库区移民却来自当时的四川省重庆市(今重庆市)、万县市(今重庆市万州区)和涪陵市(今重庆市涪陵区)。如何实现三峡库区的大发展、大稳定?前提是要有强有力的统一管理,重庆直辖则被视为最佳方案。
1995年11月,李鹏在考察三峡工程时提及邓小平当年的设想,表示为统一规划三峡移民管理,可以据此考虑设立重庆直辖市。1996年,经过多轮比选和反复论证,中央决定将四川省的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划入重庆市,组建成立重庆直辖市。1996年6月1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通过了改重庆市为直辖市的方案。6月26日,中央正式决定成立重庆市代管筹备领导小组。9月5日,中央批准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委托重庆市代管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的请示”,同意重庆市从1996年9月15日起正式代管万县、涪陵、黔江“两市一地”。
代管期间,重庆市委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充分理顺了中央、四川省和重庆市各方面管理体制关系,为设立重庆直辖市,实现行政体制重大变革的平稳过渡奠定了基础。
正式直辖
1997年2月2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3月6日,时任国务委员的李贵鲜就该议案向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说明:设立重庆直辖市,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它的区位优势、“龙头”作用、“窗口”作用和辐射作用;有利于四川省集中精力抓好其他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有利于三峡工程的建设和库区移民的统一规划、安排、管理。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全国最年轻的中央直辖市就此诞生。直辖后的重庆由过去辖21个区县(市)、2.3万余平方公里、1500余万人口,增加到辖43个区县(自治县)、8.2万余平方公里、3000余万人口。
批准设直辖市后的三个多月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通过了重庆市机构改革方案。重庆也按中央要求圆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一次代表大会、政协重庆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重庆直辖市第一届市级领导班子,制定和通过“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绘制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跨世纪的宏伟蓝图。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挂牌仪式在重庆人民大礼堂隆重举行,整个山城洋溢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上午10时,伴着雷鸣般的掌声,重庆市各界3500多名代表现场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五块牌子,随着红绸的拉开脱幕而出。直辖市领导机构开始全面运转,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重庆直辖赋予了重庆体制优势,为重庆加速自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赋予了其带动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和职责,是中央对中国改革开放梯次推进的重要布局,承载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对重庆新的希望与寄托。
直辖28年来,重庆牢记重托,勇担使命,完成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建设中国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成为全国首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区,入列国家中心城市,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扣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建设“六区一高地”迈出坚实步伐……
重庆直辖市的诞生,不仅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3000多万巴渝儿女正立足新发展阶段,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而接续奋斗。
作者单位:重庆市档案馆
编辑:龙宣辰 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