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北碚:从滑翔伞靶心到产业新蓝海 低空经济精准启航

作者:罗丹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7-01 14:19:14

6月28日,全国滑翔伞定点邀请赛(重庆北碚站)在北碚区柳荫镇开赛。

作为国内滑翔伞项目最高规格赛事之一,百米高空,半径仅16厘米的电子靶心,将成为来自全国各地顶尖飞手的终极考场。运动员们精准降落的身影,正是北碚发力低空经济的生动缩影。

政策领航:顶层设计注入强劲动能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前景广阔。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

重庆紧抓机遇,于2024年9月出台《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军地民协同”为核心,剑指打造“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之城”。规划明确,到2025年新建通航起降点200个以上,实现低空飞行“县县通”;2027年新增起降点1500个以上,实现“乡乡通”,培育市场主体达1000家。

北碚乘势而上。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精准对标国家“十四五”重大工程、新基建等重点投向,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积极谋划无人机研发制造基地等项目,全力争取资金,为产业腾飞注入强劲动能。

产业筑基:精密制造构筑硬核支撑

低空产业与北碚深厚的工业基因高度契合。作为“三线建设”重镇,如今,北碚已形成仪器仪表(占全市60%份额)、传感器、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集群,拥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智能传感器十大园区等“金字招牌”。这片沃土,正孕育低空新锐。

倬方钻探“智链低空经济项目”便是例证。该项目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技术团队,在柳荫镇建设重载无人机试飞基地配备300米固定翼跑道及定向钻探实验室,年培训专业飞手超200名。其30人飞行团队掌握的ZF系列直升机吊装技术,填补国内工业级重载作业空白。总经理姜来峰介绍,项目还将搭载“空天智勘服务系统”,通过“无人机+地质雷达”组合,为川渝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实时岩层数据。

“未来,我们将聚焦人才供给侧改革,构建‘标准驱动、产教联动、服务赋能’体系,强化场景创新,打造北碚倬方智联低空经济园区。”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场景驱动:立体空间铺就天然试验场

北碚地貌得天独厚——山河纵横交错,地貌形态多样,60%为丘陵山地,水系丰富。这片立体空间,是低空技术应用的绝佳“练兵场”,在安全巡查、应急救援、检测检修、高空灭火等超大城市治理领域,以及短途运输、农林植保、地理测绘、旅游观光等行业,应用场景丰富。

实践已在路上。作为重庆高速低空应用试点,绕城高速北碚南收费站引入“人工智能+空地协同”技术,显著提升隐患排查和预警能力。机库无人机按指令预设路线巡检,利用灵活性与AI识别、通信中继技术,对桥梁等重点区域实现全覆盖,有效扫除地面监控盲区。

枢纽蓄势:多维布局打造成渝走廊新支点

近年来,北碚将低空经济定位为新质生产力核心赛道,多维度布局产业生态圈。

在制造端上,推动本土汽摩企业跨界研发eVTOL零部件,构建“整机制造—核心部件—运营服务”产业链;在区域协同端上,加速融入与周边6省共建的“六省一市”跨省低空飞行联盟,探索跨省飞行协同运行管理模式;在应用端上,加快发展应急救援、森林防火、城市消防、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医疗救护等低空飞行器应用场景,推动无人飞行器在超大城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文旅端上,依托金刀峡峡谷、缙云山云海等资源,规划发展低空观光新业态,联动溪降、漂流构建“水陆空”立体体验网......

当滑翔伞运动员在北碚碧空下精准锁定16厘米的电子靶盘,北碚发展低空经济的决心亦如伞翼般舒展——以精密制造为筋骨,以山河地貌为画布,以政策创新为引擎,北碚正瞄准低空产业高地,蓄势腾飞。

编辑:吴曼祯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