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武隆平桥镇:将“百姓盼的”变为“干部干的”
作者:陈思言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7-01 16:21:59“管道要占用我的地,万一菜种不了可咋办?”一大早,重庆市武隆区平桥镇高屋村村民彭贵金火急火燎地走进镇政府“百姓话百顺”民情接待室,向值班领导王诚程倒起了苦水。“别急,坐下慢慢说,我们帮你解决。”王诚程递上热茶,并在接访台账上做好记录。
原来,彭贵金看见徐家湾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在他家田地附近动工,担心影响自己耕种。了解情况后,王诚程通知项目暂停施工,同时前往现场调查,发现排污管道虽然会经过彭贵金的地,但深埋地下三米,并不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经过多番沟通,最终打消了彭贵金的疑虑,改造项目也于不久后顺利完工。
这间小小的接待室,是平桥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的生动缩影。自2023年成立以来,接待室把“百事顺、百姓顺、发展顺”作为目标,聚焦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等领域,力求为群众反映诉求、寻求帮助搭建便捷高效的“桥梁”。
今年4月初,该镇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百姓话百顺”民情接待室运行机制,实行定点坐班接访与主动带案下访配套,真正将“百姓盼的”变为“干部干的”。
每周第一个赶集日,值班领导全天候坐班接待室,在摆“龙门阵”中了解社情民意,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按照“现场接待、领导包件、跟踪落实”的程序,工作人员把问题整理成民情台账,筛选典型疑难问题,召开专题会,确定包办领导,再由包办领导带案下访,将问题吸附在当地、解决在基层,确保包件人员与被接待人见面率、答复率、回访反馈率均达100%,做到桩桩件件有着落。
“飞线充电”曾是平桥社区的顽疾,不仅影响美观,更存在安全隐患。社区专职网格员李杰将问题反映到接待室后,镇领导立马实地走访验证,决定新建4处电动摩托车充电点位,一个月就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现在充电既方便又安全!”居民对此赞不绝口。
在平桥镇,像这样“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事儿还有很多。金桥新区居民反映“办证难”,各部门通力合作,采用“一张表”联合审批,为王家湾金桥新城办理了房屋首次登记;乌杨村监测户金强希望解决场地集中供水问题,村干部当天就上门帮忙处理;独居老人消防隐患大,镇上就为52户独居老人安装了智能烟感报警器……
据统计,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百姓话百顺”民情接待室精准对接群众所急、所难、所愁、所盼,累计45人次坦诚交流,42件反馈的急难愁盼问题均得到有力落实、有效解决。这一个个“问题清单”变“满意答卷”、一件件“百姓盼的”变“干部干的”的过程,正是干部作风转变的最有力证明,让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中,真切感受到新风的温暖。
编辑:李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