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组工园地(2025年第12期)
作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7-02 09:13:49中共重庆市委机关刊物《当代党员》2025年第12期“组工园地”栏目刊发重庆市涪陵区、丰都县、巫溪县、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邮电大学、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关的组工信息与党建探索。全文如下:
涪陵区:村干部直播撬动乡村全面振兴
系统培训强根基,选拔104名村干部作为培养对象,建立区级培训师资库,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直播电商知识和技能培训28期,举办助农增收直播实训营,依托6个直播基地,采用“双人轮播+场景化导览”模式进行实地直播,推动村干部成为“振兴尖兵”。集群突围聚合力,成立“涪州V力量”村干部联盟,建立1个功能型党支部,设置“好特产、好风光、好生活、好风尚”四大矩阵,吸纳203名党员村干部加入,出台村干部直播政策支持清单32条,形成“党建引领+产业赋能”双轮驱动。作用发挥显担当,建立“干部联播+农户联产+企业联销”协作模式,线上开设“村村优品”直播专栏,线下举办“晨有市集”“涪市三千集”等展销活动,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组织部 刘小辉 黄熙行)
丰都县:创建“一委两会”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聚焦流动党员管理难、服务难、作用发挥难问题,创新构建“一委两会”(流动党委,异地商会、农民工工会联络服务站)工作体系,推动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向精准化升级。选拔优秀异地商会成员中的党员任党委书记,依托流动党委,建立“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台账,实施同流出地党组织双向协同管理模式,为流动党员提供组织依托。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异地商会搭建议政交流、招商引智平台,农民工工会联络服务站提供政策宣传、法律援助服务,协调解决欠薪等问题,让异地商会会员有平台、农民工工会会员有“娘家”。目前,已在重庆、广东、上海、福建、四川5个省市成立流动党委1个、流动党支部5个,吸纳流动党员2000余人。
(中共丰都县委组织部 谭成勇)
巫溪县:助推中青班顶岗锻炼出成效
紧扣“干字当头、唯实争先”理念,推动37名学员进乡镇、部门、企业,在乡镇基层一线、招商引资一线、征地拆迁一线、中心工作一线等锤炼过硬本领。精准匹配促实干,聚焦9个乡镇、部门和1家重点企业,锁定治理难题、产业发展等22项重点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和具体要求,根据学员专业背景、个人意向统筹分配。一线锻炼强实战,在乡镇,深入村社、群众,目前已开展专题调研18次,召开院坝会9场,全面了解问题现状和群众诉求;在部门,积极参与项目策划、政策制定等工作;在企业,精准对接发展需求,通过政策指导,搭建合作桥梁,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任务攻坚见实效,践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优良作风,顶岗锻炼期间,所有学员迅速完成角色转换,共完成15项重点工作任务,形成调研报告10份,既解决了产业发展、城市管理、企业创新等实际问题,又在任务推进、矛盾调处中提升了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等能力。
(中共巫溪县委组织部 李珍全 陈勃升)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多维发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严把入口优结构,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对发展党员工作提前介入、提前把关、提前调控;强化入口教育,每年举办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培训班,通过标准化培训班开展系统化理论教育。突出重点抓规范,用好“重庆干部网络学院”等教育资源,统筹推进党员集中培训和经常性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每月统一规范下发主题党日工作指引;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建立专项台账,确保流动党员组织生活不断档、教育管理不缺位。强化引导激活力,深化落实重庆市直机关常态化“三服务”工作机制,党员社区报到率达90%以上,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深化打造“筑梦文旅 青春建功”机关党建品牌,组织党员干部围绕民生实事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机关党委办公室 罗明庆)
重庆邮电大学:数智赋能解锁高质量就业
坚持把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及学院党政联席会定期研究推进就业工作。印发有关文件,加强就业工作统筹和业务协同,实现渠道共用、资源共享、业务共商。积极推进线上“就业一件事”,加快就业服务智慧化升级,优化完善平台功能,为学生提供精准就业信息服务,实现毕业生就业一体化办理、精细化服务、智能化管理;线下同步拓展实施“千企进校园”计划,联合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开展校园招聘活动。针对2025届毕业生,学校目前已举办专场宣讲会300余场次、组团招聘会20余场次、大型线下双选会3场、空中双选会2场,参会企业达1000余家,不断推动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高行业领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供给能力。
(重庆邮电大学党委组织部 招吉韬 周强)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建+生产”多维融合创实效
坚持党建引领改革发展,积极探索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推出“党建+生产”工作模式,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经营性利润7.5亿元。所属重庆朝阳气体有限公司围绕“党建+生产”模式,建立“党建3+2”机制,“3”即通过落实党委会、党建周例会、党支部党员大会“三会制度”,群策群力,攻坚克难;通过建立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三个清单”,细分落实重点工作任务;通过党建人才、经营人才、青年人才“三才培育”,搭建具备组织力、引导力、融合力及经营才能的党建人才“成长梯”。“2”即通过建立“双岗双队”(党员先锋岗、党员安全岗和党员攻关队、党员突击队),攻克生产经营“硬骨头”,目前公司实现连续7年保持盈利、外销收入年均增长11%的保供创效双赢局面。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闻中心 吴俊〕
编辑:王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