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看重庆|SPF荣昌猪改写骨修复产业格局
作者:邓俐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发布时间:2025-07-03 08:35:45在重庆市荣昌区,一场关于“猪”的科技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当国家级生猪战略基地的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荣昌猪走出猪圈,经过脱细胞、脱脂、脱蛋白等12道精密工序,摇身一变成为可诱导新生骨形成的修复材料,不仅填补了国内SPF级猪源生物材料的空白,更让一头猪的经济价值提升数十倍。
据了解,SPF猪,即无特定病原猪,是通过生物净化技术,清除对猪自身健康和利用猪进行下游产品开发和生产具有影响的特定病原的猪。
日前,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与重庆骨源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的签约,标志着这场“从猪圈到手术室”的跨界创新正式落地。
据悉,我国每年因创伤、肿瘤等导致的骨缺损患者超百万例,现有修复材料却面临“拆东墙补西墙”的困境:自体骨移植需二次手术,异体骨存在来源受限,人工材料诱导性不足。更严峻的是,国内获批的21种骨修复材料中,仅1种直接使用猪骨,但原料来自普通猪场。
SPF荣昌猪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作为国内首个通过实验动物新资源认证的猪种,其每头猪的遗传谱系可追溯至曾祖父母,且通过无菌剖腹产技术剔除了10余种潜在致病源。这种“出身清白”的特性,让其成为异种骨修复材料的理想来源。
“我们的技术突破在于保留骨基质的三维多孔结构。”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吴梦展示的扫描电镜图像显示,材料内部孔隙率达85%,与人体松质骨结构高度相似。通过脱细胞处理去除猪源抗原,再结合低温冻干技术保留天然骨形态发生蛋白,这款材料已通过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等28项严格测试。
吴梦介绍,SPF荣昌猪的价值早已超越传统肉用。一头普通荣昌猪出栏价约3000元,而作为生物材料供体,其骨骼、皮肤等可提取多种高附加值产品。以骨修复材料为例,每克成本不足10元,终端售价却高达300元,单头猪衍生价值超万元。
这种“一头猪带动一个产业”的模式,正在荣昌形成集聚效应。重庆骨源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饶旭透露,公司计划投资5亿元建设猪源生物材料产业园,预计2028年投产后年产值将突破15亿元。
编辑:王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