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问题整改要“真”不要“证”

作者:范维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党课参考》发布时间:2025-07-08 09:49:06

目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下简称“学习教育”)已进入关键时期。各地区各单位坚持问题导向,狠抓问题整改,让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切实推动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安徽省芜湖市选聘“人民城市体验官”,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谋划实施178个人民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推出“企速通”服务,设置专项服务窗口,帮助企业办理重点业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同时应当看到,个别地区部分单位的整改“变了味”。例如,在中央有关部门发布典型案例通报并要求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背景下,一些地区和单位为了整改而整改,搞“一刀切”,把禁止违规吃喝异化为禁止聚餐、禁止吃喝,引起舆论哗然。

这种为了整改而整改的行为,是相关地区和单位政治站位不高、形式主义抬头、服务意识不强的表现,只顾“证明”自己在整改,而忘记了如何做到“真”整改。事实上,“证明”整改,本身就是作风不严不实的体现。当前,为进一步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必须扭转这种工作作风,动真碰硬狠抓“真”整改,务求整改取得实效。

从思想认识上看,提高政治站位才有“真”整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未实现“真”整改,恰是因为思想认识还停留在整改本身,就整改抓整改,没有深刻认识到问题整改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没有把抓实整改任务上升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高度,导致整改工作在落地时失去了指引、迷失了方向。对此,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从本质上理解抓整改的重要意义,坚决摒弃“过关”心态,切实把抓整改当作工作重点、融入工作日常,以高质量整改推动高质量发展。

从工作开展上看,破除形式主义才能“真”整改。用虚浮的文字材料、不切实际的政策来“证明”自己完成了整改,本质上就是一种形式主义。在这种形式主义中,干部们忙前忙后,消耗了许多时间、精力和资源,但问题没得到解决、群众未得到实惠,导致整改最终成了“一场空”。空转的整改,自然不能算“真”整改。对此,我们要坚决破除形式主义的桎梏,把考核评价整改成效的目光从办公室里移出来,聚焦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工厂车间;把在材料堆里奋笔疾书的手腾出来,转而握紧民生实事、群众关切,用真抓实干来证明“真抓实改”。

从群众期盼上看,解决急难愁盼才算“真”整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学习教育成效如何,整改任务完成得怎么样,最终要让群众来评价。实际上,如果群众感受不到整改带来的改变,推动再多整改措施也只是“自娱自乐”。只有通过整改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才能算得上“真”整改。对此,我们要坚持开门抓学习教育,在前期调查研究和查摆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群众反映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形成民生事项清单,细化整改措施,实施挂图作战,一项一项“打钩”“销号”,让整改措施为群众所感、所知,让整改成效满足群众所需、所愿,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作风建设带来的新气象。

此次学习教育已进入最吃劲的阶段,问题整改工作也是如此。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在这个阶段,越要坚持“真”整改,不要让思想上的松懈毁掉学习教育成果,不要让形式主义空耗时间和精力,不要让“假模假式”辜负群众期盼,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抓实整改工作,持续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范维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