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引育用”并举 让乡土人才“破土飘香”

作者:曹智治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7-09 11:57:01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各级组织部门要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大视野、大情怀,聚焦“引、育、用”关键环节,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茁壮成长、香飘四野”,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立足“尊才爱贤”,拓宽渠道、搭建桥梁,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乡土人才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宝贵资源,涉及面广、数量大、类型多,必须充分挖掘、合理利用。要建强乡土人才“蓄水池”,紧紧围绕总体发展规划、乡村振兴需求、专业人才缺口,通过电话问询、实地走访、群众推荐等方式,对种植养殖能手、致富能人、村组干部、能工巧匠等人才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并按照生产经营、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类别分类建库、动态管理,打造识才、纳才的“强磁场”。此外,要以乡情为纽带搭建“引才桥梁”,定期组织校园专场招聘会、宣传推介会、返乡座谈会等活动,通过点对点联系、节假日恳谈、亲属关心关怀等方式拉近距离,动员优秀乡土人才返乡创业、回村任职、助农攻关,为乡土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立足“固土强基”,分类培训、蹲苗锻炼,让乡土人才“茁壮成长”。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乡土人才培育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事关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必须抓严、抓牢、抓实。一方面,要“因材施教”加强分类培训,针对乡土人才技能、理论、管理等方面的短板弱项,按照“干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分人、分岗、分领域制定培训计划,聚焦生产经营实际、特色产业发展、创新需求等内容,开设特色课、精品课、本土课,帮助广大乡土人才按需学习、提档升级。另一方面,要强化乡土人才蹲苗锻炼,依托“面对面+手把手”“实地调查+现场指导”“田间地头+流动课堂”等方式,加强业务指导、实践培训,并组织乡土人才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等单位参观学习、跟岗锻炼,补齐认知欠缺和实践短板,在学技术、学方法、学思路中蝶变成才。

立足“人尽其才”,强化激励、完善保障,让乡土人才“香飘四野”。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人才招引绝非“一锤子买卖”,把乡土人才用好、用活,才能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要打破学历认知“陈规”、职称评价“藩篱”,聚焦“实干实绩”完善乡土人才评价体系,分层筛选、分类评估,将“好苗子”选出来、用起来。要打好政策激励“组合拳”,在职务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向农村一线倾斜,为有思想、有能力、有志向的乡土人才提供“绿色通道”,大胆“铺路子”“给位子”。要营造“放手干事”的良好环境,在家属安置、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一揽子帮扶政策,在项目支持、土地流转、金融信贷、科技服务等关键环节给予保障支持,让广大乡土人才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发展事业。此外,要高举榜样引领“先锋旗帜”,选树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尊才、爱才、惜才”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施所能、显身手、展才华、建功绩。

编辑:熊燕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