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江津先锋镇:严作风促发展 小花椒铸大品牌

作者:许小庆 薛琬弋 文章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7-10 16:03:45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坚持“学、查、改、立、融”一体推进,紧扣“产业要发展、企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目标,开展花椒产业品牌化建设专项行动,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引领重塑花椒品牌、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以学促干:作风建设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一是“四学联动”筑牢思想根基。先锋镇创新建立“领导干部领学、党组织书记带学、党支部督学、党员自学”的“四学联动”机制。党委中心组带头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村(社区)党支部通过“院坝会”“田间课堂”开展沉浸式学习23场。二是“先锋讲坛”激发实干活力。打造“先锋讲坛”平台,开展“转作风、提效能”主题分享。民生服务办公室主任提出的“看面相开偏方”工作法,成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通过“讲坛积分制”,将作风建设纳入干部考核,推动党员干部从“被动学”向“主动干”转变。三是“人才赋能”助力产业兴旺。组建“土专家”师资队伍和“椒香人才”队伍,培育技术骨干3000余名。通过编制技术手册、建立试验基地,推广“减肥减药”技术,实现花椒亩产1000公斤以上,并带动云贵川等地区发展花椒370余万亩,技术辐射效应显著。

问题导向:刀刃向内破解品牌发展“梗阻”

一是专班攻坚,凝聚合力。镇党委牵头成立花椒品牌建设专班,创新“双派双促”机制,选派党员干部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企业党员担任村级技术顾问,推动组织建设与品牌培育深度融合。二是调研开路,精准施策。开展“三进三服务”专项行动,领导班子带头进花椒园区驻点调研,解决冷链仓储等实际问题12个;进加工企业,落实“企业宁静日”制度,杜绝不必要的检查考核;进农户院落,推广“民政工作十步法”等先锋讲坛成果,服务群众200人次。同时,构建“双监督”体系,纪委开展“四不两直”督查,群众监督员对品牌建设项目进行“好差评”,满意度纳入干部考评。三是深挖痛点,靶向整改。镇党委坚持把学习教育与花椒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聚焦群众反映花椒附加值低、政府在打造花椒产业品牌方面担当作为不够的问题,深挖问题原因。

融合创新:激活花椒品牌“乘数效应”

一是科技赋能品质升级。推广“九叶青花椒矮化丰产”技术,树高控制在2米内,产量增长35%,成本降低60%。建设480亩智慧基地,配备物联网和无人机植保,产品合格率达90%。建立“党员品控岗”“红色检测站”三级质量网络,筑牢品质防线。二是延链强链提升价值。10个村联建正屹实业公司,运营冷链仓储,年增值1200万元;投资10亿元建设国际花椒产业城,日交易额超500万元,成为西南最大花椒集散中心;学习教育期间,成功举办首届重庆江津花椒文旅体消费季、“花椒BA”篮球赛等活动,吸引游客11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5000万元,电商销售8000万元,形成“赛事引流—消费升级—产业联动”良性循环。活动获央视等主流媒体报道,网络传播超千万人次,“先锋花椒”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实现农户户均增收上千元,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三是生态循环绿色发展。建设有机肥加工厂,将花椒废料变废为宝;推广“花椒+林下养殖”模式,形成种养循环体系,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机制护航:筑牢品牌长效发展“压舱石”

一是三级联动聚资源。构建“区—镇—村”三级品牌体系,江津区委组织部“四不两直”调研解决9个问题。创新“1+4+N”联农带农机制,带动3200户椒农共享红利。二是金融活水润产业。推出“花椒信贷”,发放贷款5100万元;推广“花椒保险”,政府补贴80%保费,覆盖干旱、价格波动等风险,为农户兜底。三是优化服务强保障。设立企业服务专员9名,建立价格保护机制,花椒采收期每日公布市场价,确保交易公平透明。

唯有作风实,方能产业兴;唯有党建强,方能发展稳。下一步,先锋镇将继续推进“严作风”与“促发展”深度融合,让一棵棵小花椒树成长为富民强村的大品牌,让花椒品牌成为先锋高质量发展的“金色名片”。


编辑:罗欣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