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民呼我为|这里的交通信号灯变“聪明”了吗?

作者:范圣卿 陈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7-11 08:58:30

交通信号灯如果设置不合理,不仅会引发道路拥堵,还会造成行人争分夺秒过马路和人车混行,给道路交通留下安全隐患。此前,《当代党员》“民呼我为”热线记者接到相关反映,并对重庆中心城区部分交通信号灯的设置情况开展调研,报道了一些路段的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给行人和车辆造成困扰。现在,这些路段的交通信号灯是否变得“更聪明”?

“多管齐下”整改

马路上再无行人狂奔

此前,不少市民称九龙坡区黄杨路立交公交站附近的人行道交通信号灯时间设置不合理,绿灯时长仅15秒,过马路稍微慢点,才走到马路中间,红灯就亮了,让人心惊肉跳。

6月18日,记者来到黄杨路立交公交站附近探访,只见该公交站下行几十米处是一个大型的十字路口。马路两边分布着水果零售店、副食店等商铺,商铺不远处的下坡路段,是高楼林立的住宅区,人流量大,即使不是早晚高峰时段,也有不少居民出行。

此前市民反映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的路段,就在十字路口上方。该路段连接着黄杨路立交公交站和高架桥下方通道,行人需穿过人行横道和下方通道,才能抵达对面街区。如果这里交通不畅,行人就需从下方十字路口绕行,穿越3条设置交通信号灯的马路才能抵达街对面,不仅路程远,且耗时长。

记者在现场看到,市民曾反映的15秒绿灯,现已延长为35秒。

“以前,这条路的绿灯时间只有十几秒,很多老人都害怕从这里过马路。不少居民为了安全,只能去十字路口处绕行。”当日,家住九龙坡区丽水菁苑小区的谭女士正在黄杨路立交公交站等车,她说,现在绿灯时间有所延长,过马路的时间绰绰有余,安全多了。

路边水果摊的老板也表示,自从绿灯时间延长后,就很少看到在斑马线上狂奔的行人了。

原来,在获悉周边群众对调整交通信号灯的诉求后,九龙坡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立即派民警前往现场走访、调研,确认情况后,召集相关工作人员开会讨论,并确定整改方案。

“造成这一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只是交通信号灯设置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整改从多方面同步进行。首先,支队责成信号配时单位认真研究、优化黄杨路立交和黄杨路鹤皋路口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提高两个路口的交通信号联控水平,提升车辆通行效率,保障行人通行安全。随后,支队又会同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等部门,对黄杨路(鹤皋路至南北大道段)进行局部拓宽,增加一条车行道,增设公交车站,提高车辆通行能力,方便周边居民出行。同时,在黄杨路鹤皋路鹅公岩小学一侧增设交通信号灯,完善行人过街设施。

现在,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的问题迎刃而解,市民过马路不用再争分夺秒,整个区域的交通拥堵状况也有了显著改善。

将结合社情民意

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方案

6月19日,记者来到渝中区轨道交通较场口站4号出口处,这里有一人行横道,连接马路两侧。该路段周围商铺密集,对面有一所学校,且紧邻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再看人行横道的交通信号灯,绿灯时间已从此前的16秒调整为18秒,红灯时间从74秒调整为99秒。

很快,绿灯亮起,由于车流量大,一辆公交车刚好停在人行横道上,挡住了交通信号灯。很多过马路的行人没看到绿灯,等反应过来时,才慌忙往马路对面走,而不愿冒险过马路的行人,只能留在原地等下一次绿灯。等待期间,马路两侧很快又汇聚起行人,等待绿灯亮起。

“过个短短十几米宽的马路,经常要等好几分钟。绿灯时间太短,红灯时间太长,导致马路两边的行人不能有效、快速地通行。”在附近工作的市民施先生说。

正准备从这里步行去十八梯传统风貌区的外地游客舒女士也有点无奈。“我等了几轮,还没过马路。”舒女士认为,这一路段明显车流量大,交通信号灯不仅要考虑行人,也要考虑车流量,设置时长是否合理,普通市民难以判断。

随后,记者步行约600米,来到渝中区潘家沟街与和平路交会路口处,只见该路段呈“T”字形,路口处既设置了对街人行横道,还设置了2条呈对角分布的人行横道。据观察,这里信号灯时长设置,绿灯还是曾经的18秒。

“18秒的绿灯,过对街人行横道没问题,如果要过较长的对角人行横道,时间有点仓促。”路过的市民袁先生说,这一段路况复杂,走对角人行横道能节省时间和路程,但18秒的时间,只有健步如飞,才能在规定时间内走完对角人行横道。为了安全,他一般选择绕行。

对此,记者联系上渝中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其相关负责人前往实地查看后表示,两地的交通信号灯已做过一些调整,其中,轨道交通较场口站4号出口处的路段是进出解放碑中心区域的重要干道,全天车流量较大,且距离较场口转盘不足100米,中兴路下行车辆极易倒灌至较场口转盘,造成周边严重拥堵。

“这里的人行横道过街距离约为13米,因此绿灯时长调整为18秒,但由于行人过街需求量大,聚集过街的情况仍较为突出。”渝中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另一处路口开口较大,路口几个方向均设置有斑马线,目前早高峰及平峰期间绿灯设置为18秒,晚高峰时段会增至21秒,以满足行人走对角人行横道的过街需求。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下一步,渝中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将根据实时车流、人流情况的变化,并结合社情民意,动态优化调整交通信号灯配时方案,最大程度兼顾车辆与行人的通行效率和便利性。

让交通信号灯变“聪明”

是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

交通信号灯,不仅事关行人过马路的安全,也关乎城市交通是否通畅。适配的信号灯,不仅能给行人带来便利和安全感,还能一定程度缓解交通拥堵。

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8月,重庆市公安局曾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重庆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提高中心城区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智能化水平的建议》的提案给予答复,称市公安局正引入专业信号配时团队,围绕区域边界、商圈、学校、医院、进出城道路等易拥堵区域和路段,开展信号控制策略性研究,探索区域圈层信号智慧管控,通过实施信号控制智能化、推进行人过街智能化配时、推广应用多车道汇入自适应控制等举措,不断提高信号控制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交通信号灯的智能化管理,是推进治堵这一民生工程的一小步。”重庆交通大学智慧交通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刘伟分析认为,近年来,重庆不断提升交通治理能力,努力探索智慧治堵路径,一些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的交通信号灯,已经变得更“聪明”、更智能,将治理触角拓展到更多路面点位。

“但要实现大城善治,还得考验更精细的‘绣花功夫’,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刘伟建议,路口交通信号灯的时长设置,应充分考虑行人过街的最低时长需求,综合研判所属交通片区车行流量的动态变化,在联网联控的基础上,提升交通信号灯设备与路口车辆通行需求相协调的智慧化水平,逐步缓解和治愈交通拥堵大城市病,推动交通治理深入城市肌理。



编辑:范圣卿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