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李立峰专栏|大盛走笔③龙槐古井

作者:李立峰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7-11 09:34:14

“你们都猜猜这棵树是什么树?”沿湖漫步不过百米,小张同学把我们带到了一棵树下,然后问我们。

“黄葛树、香樟树、小叶榕、龙槐……”众人一边掏出手机用软件识别,一边仔细辨认着叶和果。但是奇了怪,每一次识别的结果都不同,每个人也多不同。

这是一株无法识别的树。

光从树干看,它像香樟,结着绿色的果实。但果实明显不同于香樟。我推测,它该是香叶树,别名白香桂、香桃木。

眼前这棵不知名的树,从石缝里长出,立根在古井之上。树成U字形。远处的一棵,长着,长着,一棵变成两棵,比肩而立,像一对母子,树身爬满了藤蔓。近处的一棵树,斜着身子,像一位弯腰的父亲,把古井庇护得严严实实,树身长满绿色的苔衣。

古井之外,是圆形的莲池,石墩安卧其中。粉色的睡莲花开正艳,池畔开着蓝花的水葫芦,二者交相辉映,承包了廖家湾六月的颜值。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廖家湾人虽然识不得这棵古树,却不忘记它脚下的这口古井。

这是一口有故事的水井。相传,一条青龙和一只黄凤于如华的月光之夜来到大山深处的廖家湾,一边濯洗,一边赏月。突然,它们觉察到有人在窥探它们,便倏然而逝。

怪不得这棵树无法识别,它压根儿就不是一棵树,而是一条龙和一只凤的化身。

古井的故事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有了故事的加持,山村的生活便有了神韵。

为了纪念这段佳话,人们在古井外建了一处洗衣池。就在我们围着古树转来转去识别的时候,一名上了年纪的老人来洗衣。洗的衣服很多,足足泡了两大池。我们走过的时候,她旁若无人,专心用棒槌捶打着岁月。“咚,咚,咚……”这山间的捶衣声,传得老远,远到了我们的故乡,我们的童年。

山民都是勤劳的。唯有勤劳的日子才好过。这是山村生活的智慧。尽管家家户户都有了洗衣机,但还是习惯到敞天露地的洗衣台,在祖祖辈辈纳凉的古树之下,把生活摊开,把日子揉软,把杂质洗净,融入太阳的暖、风中的甜和日子的无限回味。美好的一天也就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这场景,千百年来都不曾有大的改变。古井浣衣,不过是廖家湾人与祖先、与天地、与自然建立连接的一种生活方式。

不仅如此。天险洞村七百余米高海拔的山顶,水源就是生命之源。人们感恩于古井,用故事包装出一个传说,无非是想让人们学会感恩和敬畏,保护好眼前的这口古井。

编辑:罗欣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