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五起成功避险案例获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
作者: 朱婷 魏旭晋菁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发布时间:2025-07-12 10:33:06日前,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对重庆市五起成功避险案例予以通报表扬。
这五起成功避险避灾案例预警及时、巡查到位、果断处置,相关区县和乡镇及一线工作人员被通报表扬。
案例一
提前发现土体变形
13户69人紧急避险转移
6月19日,黔江区北部地区发生强降水过程,黑溪镇累计降雨量达272毫米。8时,胜地社区网格员向业勤开展地质灾害雨后巡查核查时发现,孙卫发屋后土体有滑动变形迹象,于是立即上报。
黑溪镇政府接报后,黔江区应急管理、规划和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会同黑溪镇政府紧急转移并妥善安置受威胁的13户69人,组织重庆市地勘局208地质队专家开展专业调查,划定为危险区。
12时20分,该滑坡点变形加剧,滑坡前缘中部鼓胀变形,挤压孙卫发房屋,造成房屋承重柱弯曲变形,墙体剪切变形,墙裂缝长5—20米,宽5—20厘米,部分墙体坍塌。由于发现及时、处置到位,无人员伤亡。
案例二
滑坡体异常
群众转移1小时后局部滑坡
6月19日15时许,南川区北斗位移监测系统监测到头渡镇玉台村6组一群测群防地质灾害隐患点滑坡体后缘位移速率出现异常,直接威胁下方35户79人生命财产安全。驻守地质工程师陈宵宇立即会同地灾防治“四重网格员”赴现场核查,确认有异常变形情况后立即上报。
接报后,南川区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建由地质专家、应急救援骨干、乡镇专业救援队等20人组成的应急专班,携带专业设备,火速赶到现场,划定威胁范围,紧急转移危险区的6户9人。群众转移后1小时,发生局部滑坡,滑塌方量约76立方米,损毁房屋1间。由于发现及时、处置到位,无人员伤亡。
案例三
路段落石后两次滑坡
提前封锁道路转移安置群众
6月18日20时许,彭水县郁山镇坪阳村1组村民赵光芬发现槽地口路段落石,于是立即上报。郁山镇政府接报后,党委书记冉宗兵立即下令封锁省道S523风险路段,转移受威胁群众。
通过鸣锣示警、电话叫应、敲门入户等,22时20分前,郁山镇工作人员将受威胁的6户8名群众全部转移并妥善安置。
转移后5小时内,发生两次山体滑坡,滑坡方量达46万立方米。由于发现及时、处置到位,无人员伤亡。
案例四
水位迅速上涨
全镇“拉网式”雨中巡查
6月18日8时至22时,彭水县太原镇累计降雨量达221.3毫米,突破近十年极值。18日14时,接到县气象局发布暴雨预警后,太原镇党委书记、镇长迅即安排部署,全镇干部职工、网格员和社会力量迅速行动,通过发送信息、敲锣喊话、敲门入户等多种方式预警。
17时许,群测群防员罗绪华巡查时,发现雨量急剧增大、太原河水位迅速上涨,于是立即上报。接报后,太原镇立即启动防汛一级响应,全镇、社区干部110名,分10组深入场镇、河沿岸,开展“拉网式”雨中巡查,并紧急调用2台铲车、3台挖机、18台车,转移场镇及太原河沿岸受威胁群众1520人。由于发现及时、处置到位,无人员伤亡。
案例五
群众转移30分钟后
山洪泥石流袭击场镇
6月18日18时至19日1时,彭水县联合乡降雨量达279.8毫米,最大小时雨量为60.2毫米,创历史新高。18日16时,联合乡党委书记宴其林果断启动乡防汛、地质灾害一级响应,全体乡村干部闻“汛”而动,开展灾害风险隐患巡查排查,迅速转移沿河低洼区、山洪沟口、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旧房屋等风险隐患区域群众81户350人,并落实专人24小时对场镇及周边分点巡查值守和管控。
群众转移30分钟后,山洪泥石流袭击场镇及周边地区。6小时内,场镇街道大面积堆积土石泥沙(方量约10万立方米,厚约3-4米,最深处达6米),179间房屋受损。由于发现及时、处置到位,无人员伤亡。
编辑: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