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谭德成专栏|民生村的风景

作者:谭德成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7-15 11:38:14

我避暑的小区,坐落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谋道镇边上的民生村村口。

出门就是风景。晴日,天幕像海水一样湛蓝,梦幻般的云朵风情万种,或镶着金边,或抛撒天花,或神话闹腾,或展翅翱翔,或激情燃烧,有时悬挂在天边,有时卧躺在眼前,仿佛伸手可以摘上几朵五彩斑斓的云花。而雨天,云又玩着魔法,白云、乌云、黑云,潮流一般涌动,一会儿一张脸谱,千奇百怪,闪电雷鸣咆哮天地间。累了,又裹着一身雾,歇在山谷里,飘飘若仙。

山水青绿的山际线上,风力发电的风车悠悠地旋转着时光的斑影,丰满的齐岳山山峦起伏绵延,绿染的沟壑万物青葱。盘旋的山路像少女腰身上取下的银丝带,系在山水间蜿蜒飘飞。马蹄声、牛羊的铃铛声和溪流的淙淙水声,仿佛混响的天籁之音,被风儿送到耳边,脑海里浮现出清新而灵动的牧场,好像看见一片养眼的原生风光……

image.png

进入村口槽冲地带,是一湾轻漾的水面,由水塘连成的湖,天然去雕饰,四周土堤没有刻意种植的外来绿植,全是山里宜栽宜种的瓜果,垂挂的藤蔓倒映在水里,像一幅巨大的画卷。山民们修建在两面松林间隙的栋栋小楼,升起袅袅炊烟,在湖边逍遥。日出时,金色的湖面上一片“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的诗情画意,置身其间的野鸭双双对对地出入,双翅划浪,牵出的“人”字形水翼,波光粼粼;湖里浮生的组团睡莲,叶子叠出绽放姿势,荫及鱼儿漫游;不负时光的蜻蜓,也亭亭玉立在叶面上,留给湖水最美的光影。

来到阴凉处,只见当地一“蓑笠翁”坐在一块石头上,吧嗒着烟,目不转睛地盯着丢在芦苇丛里的鱼钩。那份闲情,相当地治愈。我站在他身后主动和他聊了起来。我问:“好钓吗?”他仰过头,淡定地一笑,喊我看他的鱼篓,里面真有鱼,十多条,加起来不到二两重的麻花鱼儿。他说,这种鱼儿永远长不大,主要是来磨性子,混日子。我俩聊着聊着,像个火球的太阳从山那边爬过来了,从空中不偏不歪地落在面前的水里。他哈哈大笑起来,怡然自得地说道:“你看我的运气好嘛,太阳也来上钩了”。蓑笠翁居然这等风趣幽默,我也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往里走,是一沟弯来弯去的湿地。大片大片的芦苇、高笋、石菖蒲,像绿毯式地铺开好几里地。山风一来,翩翩起舞,或轻柔或狂放,时而挺立刀光剑影,时而匍匐行进搔首弄姿。齐腰的野草绿绿,浅浅的湿区水草丛生,荷叶覆盖。几只曲颈高歌的鹅,分别带着自己的麻鸭群来回游弋,戏水追逐展翅觅食。一伙摄影“打鸟”爱好者,举着“长枪短炮”,有的蹲在地上,有的弯着身子,有的左右跑,全神聚焦,捕捉定格这一瞬间。正巧,这时丛叶里出现一个身着红衣的农家姑娘,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坎上走来,沾满泥土的手上提着一篮子蛋,顿时让这群摄影人忘却了年龄,闪烁着青春一样的目光,噼里啪啦一阵狂拍,留住了民生村的这一幕风景……

前方的路分岔了,便从右边拐进了一个很长的山弯。住着几户散落在山洼洼里的人家。山顶是云和松,山腰是苞谷林,山谷是层层叠叠的稻田。一条天然水沟,浇出了梦一般的绿油油的天地。坚守的山民,靠着一双手刨一双脚走,活在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不紧不慢的日子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个老汉,戴一顶红色鸭舌帽,腰弯如弓,在刚刚返青的水稻秧田里清草除稗,时不时地站起来伸伸腰。走进他的田坎,还没有搭话,他就摘掉了帽子,稀稀疏疏的白发,古铜色的脸,瞬时开口笑了起来。他拿着一把稗子和杂草,望着自己的秧田,两只眼角的皱纹笑开后,眼睛泛着光。跟他聊天才知道,他六十多岁,老伴走了,两个女儿出山远嫁了。现在好了,不用东跑西跑了,有时在附近打工挣点零用钱,但绝不荒废这块庄稼地。是啊,他好几天都没有出门打工了,要赶在秧苗发蔸前施一次肥,薅一次秧。我离开时,他又弯下了腰身……

再往里走,迎面遇见一对年轻夫妻,正在苞谷林里挖间作的洋芋,一筐一筐地往家里挑,黑里透红的脸庞上洋溢着喜悦。他们利用老宅经营起了民宿,我好奇地走进他们的家。后靠青山,平望田川,早有日出,夜有月光。坐在门前土坝子上,尽收眼底的是土家风情,浓浓的庄稼地味道。一到傍晚,还会欣赏到归巢的白鹤闹林的风景。

一方山,一方水,养一方人。民生村的风景,这边独好,或许是心中的诗和远方。

编辑:胡梦元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