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以“三重身份”筑牢会风建设根基
作者:杨尚方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7-15 17:26:14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纵深推进作风建设。会风建设是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会风建设是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生动实践。
严格会议标准,当好组织与否的“把关人”。曾几何时,过多过滥的会议让参会干部苦不堪言,泛泛部署的“重复会”,同一内容换个场合反复讲,难以获取新信息;形式大于内容的“表态会”,把精力放在口号式发言上,实际指导意义却寥寥无几。干部们的大量精力在材料准备、奔波参会等繁琐流程中被消耗,也挤占了抓落实、办实事的宝贵时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要敢于亮出会议“精简令”,能不开的坚决不开,主题相近的果断合并,适宜线上的优先采用线上形式。打破以会议数量衡量工作成效的考核方式,让广大干部从“主会场”回归“现场点”,把省出的精力用于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让工作真正扎根基层、惠及民生。
追求高效务实,做好靶向发力的“主讲者”。部分会议陷入照本宣科的误区,主持人拿着讲稿逐字念,发言人照着演示文稿逐页读,数小时会议,一板一眼地反复强调熟知内容,关键问题却浅尝辄止,既消磨干部积极性,更贻误工作推进。持续加强会风建设,坚持开短会、讲干货,力戒空话、套话,用具体案例代替空洞表达,拿数据说话取代模糊概念。内容聚焦实效,主题定位明确,议程力求紧凑,让会议跳出传达宣读的窠臼,变成直面问题的“诊疗室”、共谋对策的“议事厅”。唯有鼓励参会干部抛开顾虑、畅所欲言,敢于直击痛点、碰撞观点,才能让每一次会议达到凝聚共识、推动工作的效果。
筑牢闭环机制,成为落地见效的“监督员”。会议的价值在于落实,而非简单的“走过场”。部分会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会上讨论热烈,看似共识清晰,散会后却没了下文。这种“纸上谈兵”的根源在于缺乏跟踪问效机制,导致会议成果停留在会议现场,难以转化为实际的工作成效。改进会风,必须健全“闭环链”,会前把准议题,避免漫无边际地讨论;会中聚焦共识,形成现实可行的方案;会后分解任务,明确具体环节的责任人。通过细化责任分工、设定时间节点、定期通报进度、严格监督问效,形成“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的完整闭环链,确保会议成果从“规划蓝图”变为“落地实景”,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注入动力源泉。
编辑:李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