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情倾“一老一小” 共护“朝夕美好”

作者:刘文卓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7-15 18:31:14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转型发展必须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要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强化‘一老一小等重点民生保障服务,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这一重要指示,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对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视。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结构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在基层实践中,“一老一小”工作既要应对农村地区留守老人与儿童的“双留守难题”,也要解决城市托育资源“送不起、挤不进”与养老设施“用不上、不适配”的结构性矛盾。要在政策框架下,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可持续的服务模式,让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精准托举幸福景,惠及老幼幸福情。新时代儿童工作正从“生存兜底”迈向“全面发展”,着力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政策,精准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实行普惠托育扩容。服务“一老”,聚焦老年人用餐需求,通过老年食堂让老年人食有所依、就近吃饭。目前,重庆市黔江区以实施“渝悦养老”行动为统揽,加强对空巢、留守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稳步推动65周岁以上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老年人提供精准服务。这些政策的落实,为“老朋友”和“小朋友”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生活,为千家万户减轻了生活负担,同时也为“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深入聚焦谋布局,提质扩容拓新域。根据“一老一小”人口分布和结构变化,科学谋划“十五五”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并融入相关专项规划,促进服务能力提质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养老和托育服务的最大短板都在农村,面临资源分散、专业人才缺乏、基础设施薄弱等难题。黔江区持续加大养老人才队伍建设,依托社会组织和村(社区)本土人才、网格员,培育老年社工50余人,同时积极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相关政策,构建老年人自主参与、自主管理模式,创新农村“邻里+集中”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建成沙坝木良、中塘兴泉等3个农村互助养老示范点,满足老年人家门口养老的心愿。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康,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以“绣花功夫”精织“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切实保障“老朋友”和“小朋友”权益,才能让长者安享银龄岁月、孩童乐享成长时光,共护“朝夕美好”。


编辑:李云霄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