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万州太白街道:“太白夜话”架起人民群众“连心桥”

作者:冉伟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7-17 10:52:14

2021年来,重庆市万州区太白街道立足万州母城,利用“媒体+院坝”搭建“听民意、聚民智、解民忧、惠民生”的政民互动新平台——“太白夜话”,受到群众欢迎。2025年,太白街道党工委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学用结合促发展,注重发挥“太白夜话”作用,突出抓好开门教育与群众问政监督,参与范围逐步扩大、运行方式不断拓展,“对话”更加直接、质量不断提高、影响更加广泛,开启全天候群众问政治理新模式。大家纷纷赞许,“太白夜话”不仅是拉近党群干群距离的“红丝缎”,还是解决百姓实际问题的“连心桥”。

抓现场问政,提高与民亲和力。突出群众主体,坚持开门纳谏,组织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等主流媒体,对“太白夜话”问政主题、时间地点等进行广泛宣传,引导群众参与。安排13名班子成员、25个岗位工作人员分批走进院坝,面对面与群众拉家常,“线上+线下”同步接受咨询、投诉,与群众零距离交流。如,围绕学习教育整治工作,分3个场次进行专题问政,共查摆班子问题7个个人问题86个。

抓社会热点,提高民生服务力。着眼群众主体,结合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利用“民呼我为”等平台广泛征集意见、集中民智,科学设置问政主题,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如,2023年7月,万州遭遇暴雨袭击,严重的洪涝导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等财产损失,街道党工委及时组织专家利用“太白夜话”传授防洪救灾知识,并建立“网格+气象”双预警机制,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实行“一对一”预警叫应。

抓闭环落实,提高政府公信力。实行定期复盘,对“太白夜话”活动中收集到的群众建议、投诉等问题分类建立台账3000余条,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岗位人员,由指挥室跟踪督促在15个工作日内办理,并将情况在下期活动前进行反馈。结合全区作风建设年,建立学廉、守廉、督廉、促廉、问廉“五廉机制”,实行最差事项曝光制度,街道纪工委对最差事项所涉及的岗位人员进行约谈,确保投诉问题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100%。

抓综合运用,提高社会影响力。坚持守正创新,发挥三峡传媒网、万州电视台、《三峡都市报》等平台作用,实现现场直播、电视录播与网络互动同步,完善线上与网民直接对话、线下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的机制,常态化问计于民。同时,借助媒体力量,加强与行业部门沟通衔接,寻求支持,累计争取惠民资金6500余万元。新华网、华龙网等对“秋秋”工作室、“周嬢嬢”社区里的“和事佬”等5个群众身边的鲜活典型案例予以宣传报道。

一是普惠了广大民生。“太白夜话”累计举办720期,接受群众咨询、诉求等1万余次,解答问题、解决困难1000余个,其中涉及老旧小区改造176件、生态环保266件、子女入学70件、住房77件、医保196件,涉及群众10万余人,“太白夜话”已经成为解决群众问题的“直通车”。

二是拓宽了诉求渠道。时下,老百姓基本形成有困难、有问题找“太白夜话”的意识。特别是开展学习教育以来,群众通过“太白夜话”和网络渠道投诉问题268件,纪检监察交办3件,行业主管部门政策释疑类87件,信访投诉量逐月下降,其中涉腐涉纪类信访举报减少率最为明显,达到60.9%,良好政治生态日益巩固。

三是改进了干部作风。“太白夜话”既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又增强党员干部的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街道领导班子参加769人次,党员干部3689人次,“N”力量5691人次。活动时群众反映问题的不确定性,促进了党员干部业务能力的提升、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加快建设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的积极性。

编辑:刘泳含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