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基层治理需要“三味”干部

作者:王朝霞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7-21 10:14:20

基层干部要“有滋味”,这滋味不是会做饭、能唠嗑,而是身上带着“泥土味”“书香味”和“人情味”。基层事务千头万绪,只有当干部脚沾梯坎泥、脑装管用招、心暖群众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难题,才能有“你挑水我浇园”的解法,才能将基层工作做实做细。

基层干部要有沾实梯坎泥“泥土味”。有人说现在干部“多在手机里吼,脚下泥少”,但在山城的梯坎上,“沾泥”是干部的“基本功”。这“泥”不是简单的尘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试金石”,是落实“四下基层”制度的“实践课”。深入基层、亲近群众,从来不是口号。作为基层干部要把“下村”变成“住村”扎根,要把办公室搬到院坝边、田埂上,把“你说我听”变成“我帮你干”,要在帮群众背玉米时问需求、在修屋顶时聊难处、在暴雨夜蹚水排险时记细节,要将“工作台账模板”当成本子上的“群众需求清单”,真正让泥土沾实,努力取得“群众信任”印章。

基层干部要有学透新思想“书香味”。有人觉得基层干部“靠经验就行”,但在乡村振兴的浪潮里,“读书”成了硬本领,这“香”不是书卷的墨香,是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香”,是把政策转化为群众福祉的“发展香”。群众听不懂“土地经营权确权”,但听得懂“流转是签合同收租金”;不会用手机APP查看大棚温度,但愿意跟着干部学。所谓“书香味”,是要把“政策文件”变成过河的桥,要把“新技术”变成致富的梯,是要“千万工程”经验转化为本土实践,把“用手机APP看大棚温度”变成实操指南。只有当基层干部有了学透新思想“书香味”,脑袋才能有新招,才能带领群众的把钱袋子鼓起来。

基层干部要有暖热群众心“人情味”。基层最难的不是“办事”,而是“走心”,干部的“人情味”,不是简单的嘘寒问暖,是“将心比心”的政治自觉,是“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的党性修养,是基层治理最温暖的“情感密码”。基层工作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处理问题靠的不是“按章办事”的冰冷,而是“法理情融合”的温度。基层干部的“人情味”,是要把“公事”当“家事”,要让电话成为群众的“暖心热线”,把“完成任务”变成“多跑一里路”的牵挂。当干部的“人情味”融入群众的“烟火气”,基层治理便有了最温暖的底色。

“三味干部”的秘方是把“从群众中来”的政治理念,熬成带泥香、书香、烟火香的“热汤”;是把“学思想”的要求,转化为“办实事”的行动;是把“强党性”的淬炼,沉淀为“暖民心”的担当。只有当干部脚沾泥、脑有招、心暖人,基层就不是“千条线一根针”的疲惫,而是“你帮我、我帮你”的温情互动。这“三味”,是干部的必修课,更是山城治理的活水源。

最好的政策带着梯坎温度,最深的信任藏在烟火气里,最暖的治理,是群众说“这干部,有滋味!”这“滋味”,是基层干部的初心底色,更是新时代基层治理最动人的注脚。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人民政府)


编辑:古文博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