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当代论坛|以内涵式发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作者:王雪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7-22 09:03:15

盛夏时节,重庆数百处轨道空间、闲置人防工程变身为免费纳凉区,配备座椅、应急药箱甚至电视机,供市民及游客清凉度夏。

“洞开”凉意的背后,是对存量资源的高效唤醒、对民生期盼的精准回应、对城市韧性的持续加固、对公共服务品质的精细雕琢,更是对城市内涵式发展标定的生动注脚:不靠扩张靠提质,让城市在原有骨架里长出新的毛细血管。

所谓“内涵式发展”,即不再依赖外延扩张,而是通过优化存量、提升品质、增强功能从而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日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更是首次将“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作为新时代城市工作的主线,要求深刻把握其战略取向,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这是基于城市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战略抉择。

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摆脱“规模崇拜”“速度依赖”,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内在品质提升。这种发展范式的转型,需要在实践中精准把握“大与小”的辩证、平衡“快与慢”的节奏、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边界。

把握“大与小”,在宏大叙事中聚焦微观民生。“大”涉及城市定位的顶层设计、空间规划的整体协同和重大资源的全局统筹;“小”则体现在市井生活的细微之处。“大与小”的辩证法本质是对“发展为了谁”的价值明确。若重“大”轻“小”,城市可能变成冰冷的钢筋水泥森林;若盯“小”失“大”,则会陷入“只见树林不见森林”的短视。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大资源服务小民生”理念,让城市宏大的发展战略落地为可触摸的民生福祉。

平衡“快与慢”,在追求效率中守护发展质感。“快”是时代对效率的要求,关乎产业升级速度、基础设施建成时效和公共服务覆盖进度,无不牵动城市竞争力。但城市发展不能只有“推土机速度”,也要“慢”下来守护质感,“快与慢”的平衡术本质是发展的质与量的动态适配。一味求“快”可能导致“透支式发展”,最终会以“补课”反噬发展质量;片面守“慢”则会陷入“保守式停滞”,可能错失发展良机,最终丧失发展活力。内涵式发展需要党员干部涵养“该快则快、宜慢则慢”的智慧,比如在科技创新领域快速响应市场,但在城中村改造中保留烟火气,让城市既有发展锐气,又有人文温度。

统筹“发展与安全”,以安全为底线支撑高质量发展。统筹二者要破除“重发展轻安全”思维,说到底是要用底线思维激活“上限想象”。比如城市地下管网改造虽短期影响建设速度,但能避免内涝冲击民生;产业园区严格环保标准虽看似限制企业扩张,却能为长远发展留足空间。党员干部在城市更新前若能多考虑“最坏情况发生城市能否经受检验”,就能有效避免城市变成脆弱的“瓷器”,让城市成为可生长、可自愈的生命体,实现“一份资源、双重效益”。

城市是人的容器,更是心的归宿。以内涵式发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不是否定发展速度,而是让速度沉淀质量;不是放弃规模拓展,而是让规模蕴含温度。只有每个生活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发展与心跳,才是现代化人民城市应有的模样。

编辑:王雪 刘泳含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