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
作者:武警察 赵近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7-22 10:44:25村庄偏远、产业薄弱,曾是重庆市江津区西湖镇关胜村“撕不掉”的标签。为改变这一现状,去年,关胜村先后召开党委会、村民代表大会明思路、定规划、谋发展,第一书记跑项目、请专家、抓产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村集体种植茶叶230余亩,总产值达69万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达11.2万元,顺利摘掉了软弱涣散村的帽子。
为提升村(社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近年来,江津区持续推进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通过全量摸排研判、集中力量整顿,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推动村(社区)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全覆盖摸排研判,精准把脉找症结
“排查整顿年年推进,以往确实存在一定的‘应付’心态、‘过关’心理”江津区石门镇组织委员杨行表示,今年,我们着眼做好新一轮村级组织换届准备,对村(社区)党组织可能影响换届的矛盾问题进行拉网排查,发现了不少问题,经过综合研判,确定白坪村党委为整顿对象。
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精准排查是先决条件,如果识别不精准,就难以达到整顿提升的目的。江津区由联系30个镇街的区领导带队,深入303个村(社区),采取听取工作汇报、召开测评会、开展个别谈话、走访党员群众等方式进行排查摸底,结合班子运行评估、年度考核、专项督查、工作调研等结果,全面了解党组织运行情况、干部现实表现,做到村情民情、组织建设、班子配备、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对策建议“六清楚”。依托“红岩先锋智慧党务”应用,全量归集组织建设、纪检监察、综治平安、信访维稳、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方面的数据,开展综合比对分析,让摸排更高效、更精准、更聚焦。
全区不设指标、不定比例,应纳尽纳、应整尽整,将党组织书记不胜任不尽职、干部管理监督不到位、流动党员管理缺失、组织制度执行不严格、议事决策不规范、抓发展抓治理抓服务能力弱、宗族宗教势力渗透蔓延、网格管理服务推进不力的村(社区)全部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纳入集中整顿范围。近三年,共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66个。
全过程闭环管理,靶向施策破难题
“后备人才培养怎么样,采取了哪些措施?”“村集体经济收入怎么样,主要有哪些困难?”……今年6月,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江津区先锋镇金紫村,联系区领导、驻村第一书记采取集中座谈、个别谈话的方式,了解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后备力量培育、集体经济发展等情况,进一步研究完善整顿措施。
排查是基础,整顿是关键。江津区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一村一策”研究制定整顿方案,力求根治“顽疾”。采取“四个1”措施进行集中整顿,即明确1名区领导班子成员联村(社区),统筹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力量深挖问题症结、研提对策、共抓整顿;确定1名镇街班子成员包村(社区),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帮助解决突出问题;从区级部门选派1名第一书记驻村,帮助村(社区)及时完善、严格执行整顿措施,问题不转化不撤回;落实1个区级部门结对,利用自身资源条件,有针对性帮助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具体困难、化解突出矛盾,推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转化见到实效。
对矛盾问题复杂、工作难度大的村(社区),区委、镇街党(工)委专题研究整顿措施,由区委书记、区长带头包联,统筹资源力量、限期解决突出问题。将整顿措施层层拆解成具体事项分解到人,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动态跟踪进度、实时监测提醒,完成一项销号一项。
全方位巩固提升,标本兼治促长效
软弱涣散党组织既有相对性、动态性,也有反复性、顽固性,整顿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江津区既坚持“一村一策”、紧盯问题矛盾抓整顿,又深入研判软弱涣散成因、特点等,举一反三摸清村级组织建设的薄弱短板特别是易发多发问题,通过建章立制、专项整治等方式加强源头治理,实现软弱涣散整顿从“发现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按照群众测评、随机访谈、现场查看、多方核实等“一评一访一查一核”的方式开展评估验收,凡整改不到位、群众不满意的“回炉重造”,做到“整顿不见效、台账不销号”。
同时,建立落实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观察期制度,对通过评估验收的村(社区)开展为期3个月的跟踪管理,其间若出现新的问题或反弹回潮,该重新整顿的坚决整顿,做到完不成任务不松劲、达不到目标不脱钩。强化经验总结,对整顿工作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进行提炼,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加强互学互鉴,持续巩固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成果。
“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事关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江津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密切与纪检监察机关、统战、社会工作、政法、农业农村、信访等部门的协作联动,将排查整顿与对村(社区)全覆盖巡察、扫黑除恶常态化、农村宗教治理、农村“三资”监管等工作贯通起来、形成合力,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上台阶。
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