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党员教育培训要以“问”为“钥”
作者:罗焕颜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7-28 17:07:30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对于建设党员队伍意义重大。工作中,各级党组织要抓牢党员教育培训“前”“中”“后”三个重要节点,坚持问需、问计、问效,以“问”为“钥”,解锁党员教育培训之门,实现“供需平衡”“教学相长”“知行合一”,真正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落地开花”。
“训前”问需求,以“菜单式”课表实现“供和需”精准匹配。“精”是党员教育培训的核心要求,做好课前问需是精准定位需求、精心打磨内容的前提,这样才能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从而实现精准“授人以渔”。训前要开展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个别访谈等方式点对点地广泛收集党员意见和建议,了解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文化层次的党员对培训内容和形式的期望,为制定个性化培训课程提供依据。要注重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结合,一方面,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核心,构建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确保党员能够全面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另一方面,要结合地方工作重点和党员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课程设置比例,让课程更符合党员“口味”,实现“供与求”的精准匹配。
“训中”问计策,以“互动式”教学实现“教和学”同频共振。“活”是党员教育培训的生命力所在,“怎么教”是党员教育培训“精准滴灌”的关键一环、制胜之招。传统教学模式以集中授课、“你讲我听”的形式为主,培训效果往往是“一学就会、转头就废”。训中要优化教学模式,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研讨交流、趣味答题、情景模拟、实战推演等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吸引力;另一方面,要激活线上教育潜能,通过搭建在线学习平台、开发移动学习客户端、制作微党课等方式,突破时空限制,推动资源下沉。要注重质效评估,组织党员对课程设计科学性、教学方式满意度、培训技能实用性等进行评价,收集党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将优质课程纳入党员教育培训课程库,动态优化改进存在短板弱项的课程,通过党员学习反馈推动培训质效提升,实现“教与学”的同频共振。
“训后”问实效,以“跟进式”指导实现“知和行”有机融合。“实”是党员教育培训的最终归宿,党员教育培训不是短期任务,不能“草草结课”“一训了之”,要通过“课后练习”、训后实践、延伸问效等形式掌握党员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发展的情况,让培训成果体现在岗位上、折射在实绩里。实现学用转化,重在实践锤炼,训后要组织引导党员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参与承诺践诺、岗位建功等实践活动,推动学员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悟。要注重跟踪问效,党组织要“一人一册”建立党员学习台账,定期通过组织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党员学用结合情况,收集党员运用知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邀请师资库专家“一对一”指导,以培训实效推动工作落地见效,实现“知和行”的有机融合。
编辑:胡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