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杜绝“自我设计”,躬身实干唯愿青春无悔

作者:石三民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7-28 17:54:14

对于年轻干部而言,成长之路从来不是“自我设计”的精致路线,而是在党的指引下砥砺初心,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磨砺中锤炼本领,在为民造福的事业中升华价值的修行之旅。唯有将个人追求融入时代使命,才能在风雨考验中行稳致远,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绽放光彩。

以信念如磐为根本,不搞“自我设计”,在“千磨万击还坚劲”中锚定“一片丹心永向党”的信仰坐标。从革命年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慷慨悲歌,到新时代“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铿锵誓言,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诠释着对党的赤诚。而现在一些年轻干部热衷于搞“自我设计”,归根结底是理想信念出现了动摇,“总开关”出现了松动。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之苗”,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必须时刻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应当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炼、常悟常进,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在面对复杂局面时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在遭遇风险挑战时坚守政治立场,不因名利诱惑而动摇,不因困难挫折而退缩,让忠诚于党的信念如磐石般坚不可摧,成为抵御各种干扰的“防火墙”、指引人生航向的“指南针”。

以真抓实干为导向,摒弃“虚功虚为”,在“不待扬鞭自奋蹄”中笃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实干足迹。信念的坚定最终要靠行动的坚实来彰显,成长的价值终究要在实干的成果中体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无论是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还是改革攻坚的前沿阵地,都需要年轻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走出办公室的“舒适区”,走进群众的“心窝子”,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部分年轻干部如果热衷于搞“自我设计”,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钻营门道”上,对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会严重影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年轻干部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做“纸上谈兵”的清谈客,争当“狠抓落实”的实干家,把每一项任务都当作检验能力的“试金石”,把每一次挑战都化为提升本领的“磨刀石”,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基层一线留下奋斗的足迹。

以心系百姓为准则,杜绝“脱离群众”,在“一枝一叶总关情”中厚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年轻干部的成长始终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滋养与检验。部分年轻干部如果热衷于搞“自我设计”,将自己的个人利益置于人民的利益之上,就会出现尸位素餐、损公肥私的问题,寒民心、损民益,动摇党的群众根基。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点滴小事,到“增进民生福祉”的长远谋划,年轻干部需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主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倾听“原汁原味”的民声,了解“急难愁盼”的民情。在政策制定时多问需于民,在工作推进时多问计于民,在成效检验时多问效于民,让为民情怀在“一枝一叶”的付出中不断升华,让成长之路始终印刻着“人民至上”的鲜明底色。

年轻干部要杜绝“自我设计”,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组织部)

编辑:吴曼祯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