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盛夏听蝉
作者:李树坤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7-29 16:37:14炎热夏季,蝉鸣声声。一只蝉不叫了,其余的便都停下来。不一会儿,远处又传来一声蝉鸣,接着一群蝉又此起彼伏欢唱起来。
记得小时候,盛夏傍晚。顾不上吃饭就带上小铁铲、手电筒、玻璃瓶等,向着充满诱惑的小树林进发,去寻找蝉的成虫。天色尚未完全黑下之前,先寻找树下躲在洞里的知了猴(幼蝉猴),有的隐藏在一片树叶下,有的隐藏在草丛中。
每当发现它的洞时,便心里便升腾起一阵惊喜,随后立即从一侧轻轻开挖。当挖到知了猴所在位置下方时,再慢慢把勺子或小铁铲插入洞穴底部,一只知了猴就在洞里被捕获了。这种小虫很易受到惊吓,一旦感到有危险,便会快速从小洞里掉落下去,小洞最深可达1米。天色渐晚,知了猴又迫不及待地从土里冒出来,趁周边无人,便在地面上向着最近的大树快速爬行,一直爬到高高的树枝上,等待一次伟大而又神奇的蜕变。
我观察过知了猴脱壳的过程。它在树上找到合适位置后,两只前腿呈钩状牢牢地抓紧树身或其他附着物,将身体外壳作为支撑,固定不动。背部中心先是裂开一条细细的缝隙,然后身体一阵阵不停抖动,裂缝一点点变宽,一只软软嫩嫩的蝉向外伸展,最先出来的是头部,之后用力抽出上半个身子,最后出来的是蝉细细的脚和一双翅膀。当它从空壳里出来时,柔软的身体仍然会停留在那个硬壳上,或向后仰,或倒挂着,或趴在壳上不动。身体的颜色嫩黄嫩黄带点白,双眼呈灰色,双翼柔软不平,边缘皱褶。随后,它会通过自身体液管的液压功能把一种液体输入双翼,使其慢慢舒展,当液体循环后被抽回体内时,双翼就变得平整了,经过这样艰难的过程,一只蝉便形成了。
黎明之时,蝉的双翅越来越硬,直到展翅飞行。当太阳升起,在阳光的照射下,金蝉便羽化成了黑色的蝉。
金蝉蜕变时脱下来的皮叫蝉蜕,也叫蝉衣。《本草纲目》记载其有“治头风眩晕,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疔肿毒疮”等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蝉衣具有抗惊厥、镇静、降低横纹肌紧张度并阻断神经节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具有抗过敏等作用。故蝉衣临床上不只限于用治风热感冒、失音,还可用于止咳、治聋、治疗失眠和过敏性鼻炎。一直以来,在农村地区都有人将其收集起来入药。
金蝉往往会落在高高的树头鸣叫,声音十分响亮,天气越热,叫声越响。
那些会鸣叫的是雄蝉,不会叫的是雌蝉。雄蝉腹部有个发声器,两侧分别有对称的半圆形盖板,掀起硬壳便可看到,里面有像是蒙着一层白色鼓膜一样的大鼓,蝉的腹肌不断振动时,鼓膜便跟着振动发声来。半圆形盖板和鼓膜之间的空隙起到了共鸣作用,从而发出响亮的声音。
蝉的两只大鼓还可以轮流变换声调,从而形成声音高低不同的鸣叫声,我们管两个大鼓叫“铃铛”。雌蝉腹部没有这种构造,它不能发声,我们管它叫“哑巴知了”。
炎炎夏日蝉为谁鸣?雄蝉鸣叫,原因有二:一是呼唤同伴聚集于茂盛的树梢,共解干渴;二是吸引远方的雌蝉前来交配,延续后代。
蝉的一生虽短暂,却也悲壮:幼虫褪去外壳羽化为成虫后,仅有短短一个多月的生命时光。可就是在这转瞬即逝的日子里,雄蝉挂在高高的枝头展翼高歌,声声鸣叫里没有缠绵人低语,而是用整个生命在呐喊,这是为吸引雌蝉完成繁衍,更是为了让蝉群的血脉在盛夏里不断延续。蝉儿们拼尽所有,只为给生命画上最热烈的句点。
听着这穿透暑气的蝉鸣,忽然明白:生命从无尊卑之分,无论是深埋泥土的隐忍,还是枝头盛夏的绽放,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把“活着”这两个字,写得滚烫而认真。
编辑:杨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