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文学|新津融合小区的党员们

作者:李明春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04 20:59:14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过去常用来形容小区业主与物管的矛盾重重。自打有了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三个小区融合的事后,提起小区的矛盾有了新说法,“千难万难,党员出面就不难”。

这说法先是一品水轩的业主在说,后来是相邻的缤纷城、西顺公寓业主在说,慢慢传播开,融合小区党总支负责人还被邀请去了四川省成都市里,在省里大会上作介绍。

我也是最近才听别人说。从融合小区回来,我要说给更多的人听。

党员退休不褪色

融合小区是一品水轩、缤纷城、西顺公寓3个小区的合称。小区住有2000余人。

那年,突发3次洪水,一次比一次凶险。第一次在八月,小区进水齐腰深,淹没了小区供电供水设施,灯不亮了,电梯停了,水管没水,路上没车……三个小区的住户拥挤在各自物管门前,大声嚷嚷要求开电梯上楼回家,要求供水煮饭,要求供电看电视……

物管的答复明确且有道理,请业委会的人来商量,他们怎么说,我们怎么做。

业委会在哪?打电话不接,网上不出声,家里不见人,用尽各种方法得到一句话,“我们早已不管了,也管不了”。

此时,人们才想起业委会那几位业主早就自动辞职了。

业委会不在了,洪水也退了,遍地淤泥垃圾没人清理、冲坏的道路没人修复、停水停电没人管……所有人的问题还在,所有人的怨气还在。

在矛盾僵持不下的时候,领导环顾四周,一句问话脱口而出,我们的党员在哪?这句话,催生了全区首个小区功能型党支部——一品水轩小区党支部的成立。

曾在县委党校工作过的退休党员陈玉彬临危受命。他接一品水轩小区的党员名单,挑名单上几位曾经的党校学员报上去。他想,自己好歹给他们当过几天老师,退休后又住在一个小区,应该不会被拒绝。

灾后恢复的首要事情是改选业委会。都以为敲键盘轻松,网上票决,唯民意是从,不为难。

事情出乎意料。第一天,网上静悄悄,没人举荐。

第二天,候选人资格由两名以上业主举荐降为一名。终于有了两名候选人,但上午举荐,下午就被本人拒绝。这事不能勉强,本人有一票否决权。

第三天,支部所有党员全部参选,主动接受业主挑选。结果不言而喻,网贴加选票似雪片飞来,除了上届一位副主任外,当选的全是党员,陈玉彬为主任。

说给别人听,不如做给别人看

陈玉彬到底是党校工作过的,说话做事讲究规范,新的业委会成立了,应该有个目标打算,好给业主一个交代。

业委会费心费力研究一天,啥包干改信托,业委会与物管责任到位;啥园区美化,资源共享;啥小区食堂,方便老幼……方案完备周到,具体可行,发在业主网上。

一夜过去,月亮无言。一天过去,太阳照样闷热。终于,业主网上有一个帖子姗姗来迟:“拭目以待”。事后才知发帖的业主是位退休老师,从帖子的信息来看,显然是被历届业委会忽悠怕了。

一班人围坐一团,都清楚,方案再好,没有大家支持一件也办不成。

陈玉彬伸手把桌上方案翻过来,掷地有声:“说给人家听,不如做给人家看”。

这群退休党员自此闭紧嘴巴,扛起工具,出现在小区清淤,修复,改建现场,奔走在各家各户。

日复一日,人们眼神有了变化,从不屑到看热闹,再到疑惑。议论出来了,莫非他们私下有报酬?包打听随处都有,从家属、亲友,甚至未成年的孩子口中核实,他们的确没得一毛钱。

“不可能!肯定与物管沟通好了,少交或不交物管费。”

这个不能沉默,一班人在网上晒出缴费依据,只有预交的,没有欠交的,更没有不交的。

人们眼神变了,变得清澈,明亮。一位叫殷维忠的企业老板蹲下身子对正在干活的陈玉彬说,我服了,现在真还有你们这样的人!当即表态,小区美化所需的花草树木算我的,不要一分钱。

往后的日子,这样的人渐渐多了,有业主,有志愿者,甚至有前来探亲的客人。网上也慢慢热闹起来,鲜花、掌声不断涌现。那位曾写“拭目以待”四字的业主发帖,点赞表情包后面跟了一句话:“到底是党员”。至这时,支部的党员们不由得感慨,先锋模范作用没过时,有人的地方就管用。

我累!我喜欢

业委会总算成立了,陈玉彬认为,选对了人还没完,还得选对方法才行。

之前的物业管理方法得改,不能一包了之。小区的安全、保洁、维护、改造、协调……统统交由物管,业委会当甩手掌柜,长此下去,业委会有名无实,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业主有气无处出,不拖欠费用才怪。这就造成你欠费我就不管,你不管我就欠,恶性循环,谁也没有好日子过。

支部的解决办法是改包干为信托。信托之下,物管费、小区收益存入专门的账号,业委会掌管。所有开支,由业委会定项目、定人员、定费用,业主网上公示后,委托物管或他人实施。物管公司按规定提取管理费。

这样一来,业委会职责到位,办多少事,花多少钱,代表业主当好家。物管做多少事,获多少钱,担相应的责任。业主出了一分钱就见一分钱的效果。

物管笑了——再没有人拖欠物管费了。

业主满意——几次测评,满意度高达95%。

苦了党员们。吃了饭就聚集在支部办公室,成天忙个不停,忘了自己已退休,忘了身体病状。一旦有了支部的任务,老伴的叮嘱也撂一边。一天,党员罗继明为逐户征求住户的意见,竟忘了去学校接孙子。老伴得到学校通知,接回泪汪汪的孩子,一气之下不吭声,黑着一张脸。直到天黑尽,端上桌的饭菜热了又热,罗继明哼着歌回来了,突然看见孙子在面前,方才醒悟过来,又惊又喜问道,好孙孙呢,你晓得自己回来了?

老伴板着脸,没好气怼道:“你以为都像你,出门就忘了回来。”

罗继明自知理亏,没辩解,嘿嘿笑了笑,算是认错道歉。

老伴埋怨道,你这一天走东家,串西家,累死累活,到底图个啥?

他回答,你成天不是唱就是跳,又图个啥?

我高兴!我喜欢。

我也一样,我累!我喜欢!

至今提到这事,支部内仍有不同说法,唱歌跳舞是个人爱好,小区管理是为人民服务相比,能相比吗?

对此,陈玉彬有自己的看法,若一个人的爱好是为人民服务,那境界之高……话到这没再说,意思都明白,是高到无法形容。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一品水轩、缤纷城、西顺公寓开发时间间隔不长,一品水轩和缤纷城是商业住宅小区,西顺公寓是拆迁安置小区,中庭挨在一起,不大的空间被两堵墙隔出三个天井,格外狭仄。进出各是一条街,互不相通,串门本来几步路,却要绕几条街。

拆掉围墙,中庭重新设计打造,共享阳光雨露,是三个小区共同的期盼。因产权归属不同、三个物管和三个业委会打死说不到一块,三个小区的住户如井底之蛙,无奈看着各自头上那簸箕大的一块天空发呆。

一品水轩小区党支部带来的变化,引起了相邻的缤纷城、西顺公寓小区的羡慕,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党支部,后来又组成党总支,三区融合的希望由此悄然而生。尽管困难不少,住户来自四面八方,产权各管各,但党组织不能各管各,党员不能各顾各。

党总支在网上召开党员大会征求中庭设计方案,有要长廊的,有要凉亭的,有要鱼池流水的,有要花台的……都是好东西,可因两堵围墙横亘中间,啥也摆不下。

说到拆墙,就像触碰了高压线,涉及产权,网上瞬间沉默,热情被冷静屏蔽。当年修围墙放线时,两个开发商和三个小区的业主代表眼睛鼓圆像蛤蟆,死死盯紧职能部门的卷尺,一寸一寸地反复校对,生怕自己吃了亏,对不起子孙万代。

为了公平,不留后患,设计人员沿围墙中线设计长廊,既作为地界标识,又解决了采光,通风问题,还增加一处悠闲高雅的园林景观。

设计方案在网上获得一片喝彩声,紧跟着催促动工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谁来修建?裂痕沿着围墙暴露。西顺公寓小区有人主张,按住户平摊面积,平摊费用,不够的用钱找补。缤纷城小区部分业主要求,围墙拆除后,各修各自那部分,据传上面有拨款,要平分三个小区。一品水轩小区业主没说啥,是党员把工作做在了前面。

党支委会上,问题摆上桌面。大家讨论得很激烈,自己小区的利益也得维护。

小道理服从大道理,最终统一意见,各自的娃娃各自抱。

散会时,相互叮嘱,我们虽分住三个小区,但都是党员,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子。

西顺公寓小区自管委成员王大爷,是国企退休干部,执行任务坚决。这个小区的业主说,自己中庭面积大,却要他人共享,凭啥呀?

王大爷想了个办法,把几个意见大的人找来,“你们不就是觉得吃了亏。这样子,长廊设计有门,修好后,我和你们天天守着,外人进来一次收一次钱?”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见王大爷认了真,想闹的人再不好开口了。

缤纷城小区党支部负责澄清传言,上面没有拨款。这个时候,偏偏放施工线那天又生出事来,部分业主拦住不准动。理由是自己中庭面积最小,长廊再占自己米就更小了。

这让缤纷城小区党支部很尴尬。党总支的同志看着一品水轩小区党支部一班人,他们既是支委会又是业委会,表态算数。

一品水轩小区支部已做好谦让包容的准备,早向业主们说明,土地是国家的,不用争个高低胜负。因此回答干脆,让他三尺又何妨!

对方一下懵了,只好松手。

钱与款

钱与款说来是一回事,在陈玉彬眼里界限分明,在私人手里叫钱,在公家那里叫款。改造三区中庭缺钱不缺款,因为小区改造是小区的私事,该业主出钱,没有规定政府该拨款。

负责施工的王老板不讲究,只要能把材料买回来,能给工人开工资,钱或款随便叫啥都行。现在着急的是工程已完成多半,钱或者款都没有到账,全凭自己垫支。年关将近,王老板找上陈玉彬,一句话没说,双方心知肚明,用不着开口,说一句都是多余的。

陈玉彬半天摸出一张卡,递过去,见王老板没接,只得默默放在桌上。这已是第三次,每次都这样。王老板知道卡里有10万块钱,是陈玉彬给女儿办婚礼用的,借多少,由王老板看着办。

这点钱连零头都不够,何况还是给他女儿准备的,王老板实在不忍心要。可自己家里也是一群债主等着,要工资、要材料款。

承包建修的王老板真还怨不得谁。设计方案通过后,施工没人干。钱没着落,谁干?最先传说有一笔上级拨款,一打听,才知是以奖代补,竣工验收合格才给。风险太大,实在没人报名,一群头发花白的老党员找到自己家门恳请出山。不能怨自己不长眼,是自己心软。

陈玉彬心里着急,不见一丝悔意。围墙拆后,中庭格外宽敞明亮,每天工地上一群群业主围观,啧啧不断地夸赞声,比听音乐还舒坦。眼下缺钱的窘迫,想想不算啥,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欠点债多正常!上面要修好了才奖励,自己也理解,餐厅里都是先吃饭后结账。无论是拨款,还是业主筹钱,都得建好了,人家满意才会给。眼前度年关缺钱,自己先带个头,党员们帮一点是一点。王老板说了,欠得少不得,人家相信我们这些党员不会骗人!

那年他们咋过的年?外人不知道,只知道中庭改造竣工后,上面拨款下来了,陈玉彬的老伴再没有说什么。

暖心的早餐

一品水轩小区对面有个小餐馆,陈玉彬爱在那里买早餐。自三区融合后,餐馆生意好多了,每次去那里感觉不一样,认识不认识的都在点头打招呼,好像自己取得多大成绩样,弄得自己只好先买单后取餐。

陈玉彬十分清楚,自己和党支部的所有党员就是一个个退休人员,更清楚一个个还是有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平平常常一群人,干了平平常常一些事,在乎的不是那几元早餐钱,而是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他看来,价值就是一种需要,党员就应该在群众需要时站出来,为群众办实事,哪怕是一件小事,也能温暖人心,拉近党和群众的距离,周围群众若因我们的缘故想到党的好,这辈子也不算白活了。

群众受党员的感染表现在小区的风气越来越正,邻里之间少了计较,多了宽容;少了冷漠,多了互助;少了吵闹,多了和谐,整个小区呈现出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

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组建了四支志愿服务队,分别是抗洪抢险、邻里纠纷调解、绿化管护、环境卫生巡查。大家不计报酬,默默奉献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达州市作协副主席)


编辑:古文博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