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监红心映乡村|在有村有民的地方 做低头的麦穗
作者:符鑫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05 14:54:50作为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党办2023年的选调生,受组织选派,我于2024年9月来重庆市丰都县三建镇进行两年的基层锻炼。在这有村有民的地方开展两年“墩苗”锻炼,使我能够更好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经风历雨中实现“增益其所不能”的成长蜕变。
初心似火映山河,使命如磐守乡土
从十八洞村燃起的精准扶贫火种,照亮了武陵山区乡村振兴的前行道路,让大山深处那一串串奋斗的足迹,成为丈量乡村振兴的坚实标尺。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彼时,我的家乡湖南湘西龙山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身为山区学子,我深知“读书并非唯一出路,却是最佳出路”。凭借着多年的勤奋苦读,我终于走出了大山。2017年暑期,我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志愿活动。在与贫困户的深入接触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对于他们而言,不愁吃、不愁穿是最为迫切的诉求。也正是在那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如同一粒火种,在我心中深深扎根。
2024年,正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为响应选调生到基层锻炼的政策号召,我再次回到武陵山区,开启了为期两年的乡村振兴实践征程。在这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土地上,我深知,我们不仅要坚决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坚实前提,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更要积极回应老百姓对富足精神世界的追求,因为老百姓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
破障如竹拔节起,追光逐梦绽芳华
起初,三建镇对我这个湖南人来说,原来是完全陌生的存在。然而,当我心怀忐忑地来到三建镇,听到乡里的村民亲切地称呼我“符妹儿”时,我好像见到了老乡。
三山夹两河的地势和我的老家也很像,正如“山水三建,梦里老家”的宣传语,那山那水那人,让我好像梦回老家。第一次回家,收获了回家见面礼——宿舍房间从天而降的大壁虎。此后,每次回宿舍,总会有一些不知名的小昆虫小动物吓我一跳。此外,乡镇工作面广事杂,新领域挑战频至,难免滋生迷茫焦虑。我渐悟“迷茫”反义词是“具体”——迷茫时不空想,专注于当下,认真完成工作任务,或静下心来读书,或打坝坝球充实业余生活,以具象行动破除心绪迷雾,在脚踏实地中锚定前行方向。
党建领航扬征帆,数字赋能启新程
作为机关党办选派的选调生,我立足自身党建业务优势,直面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痛点难点,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全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一是强化基础认知。针对党建工作中基础概念模糊、流程不清楚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对党务专干开展一对一精准指导,及时解答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优化工作指导。每月制发主题党日指导方案,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将主题党日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工作有机融合,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党建与业务相融合。三是推动党建数字化。利用“红岩先锋智慧党务”平台实现党建资料电子化存储和管理,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为提高该平台的使用率,开展专项培训,明晰操作流程;积极搭建交流平台,邀请工作出色的党务工作者,分享他们在系统录入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实用技巧,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我深知基层党建工作需抓小抓细,以久久为功的毅力,通过点滴积累,逐步推动党建工作质量实现质的飞跃,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童心筑梦连山海,温情守护向未来
三建镇因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留守儿童基数庞大。为构建长效关爱机制,当地成立了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在与留守儿童互动中发现,长期留守、隔代抚养的成长环境,导致孩子们普遍存在畏惧社交、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为此,我在开展家庭教育互助会工作中,坚持以“精准关爱、搭建平台、多方联动”为抓手,系统推进留守儿童自信心培育工作。
一是建立精准关爱体系。通过全面摸排,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专项台账,组织志愿者常态化走访,动态掌握生活与心理需求。特别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计划,遴选5名困境儿童与重庆大学优秀学生结对,以榜样引领助力儿童健康成长。二是打造特色活动平台。围绕“自信花儿向阳开”培育理念,充分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等节点,策划“水环投点亮科技梦少年心遨游科学海”走进科技馆等主题活动,为留守儿童搭建启智赋能、欢乐体验的平台,帮助其在实践参与中增强自信。三是凝聚多方关爱合力。秉持“三色筑梦”理念,整合学校、家庭、社会资源,构建协同育人网络。主动对接“尧泰汉海Home”公益组织,联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开展“汉海为爱护航童心遨游大海”研学活动,带领45名留守儿童走出大山、实现看海心愿,以实际行动诠释“山海虽远,爱却无疆”的本心。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作为大山里走出的学子,我始终念着大山。重返武陵山区,我深知这不仅是身份的回归,更是使命的践行。在“墩苗”历练的日夜,我以归零心态俯身耕耘,将三建“干部战天斗地、变化翻天覆地、群众欢天喜地”的奋斗精神镌刻于心。在大山的臂弯里向下扎根如麦穗深扎土壤,让青春的根系穿透岩层汲取养分;向上生长似麦秆拔节向上,用汗水浇灌出抽穗的力量。
明年秋天,当饱满的穗粒在山风里垂下头颅,那是成熟的谦逊,更是乡村振兴结出的丰硕果实——我们以弯腰的姿态守望土地,让大山的明天在麦穗的金黄里,绽放出比朝阳更璀璨的色彩。
(作者系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党办四级主任科员,北京大学2023年选调生,2024年9月起任丰都县三建镇廖家坝社区党支部书记助理)
编辑:胡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