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监红心映乡村|“续航”和美乡村建设之路
作者:许锋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05 16:06:53走进重庆市丰都县三元镇何家坝村,青山掩映间,白墙黛瓦的农房错落有致,一条条新建的村道平坦宽阔,一列列太阳能路灯挺拔屹立,田间地头是勤劳的耕作身影,各类建设施工现场忙碌有序,阵阵欢声从文化活动室里传来,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这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和美乡村画卷背后,离不开驻村第一书记的倾力奉献。自2023年驻村工作开展以来,第一书记许锋扎根基层、谋实策、促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领路人”。
党建引领,筑牢乡村发展“主心骨”
村子强不强,关键看支部。许锋到村后,第一件事就是抓党建。通过规范“三会一课”、建立党员调研机制、培养年轻后备党员干部,推动村党组织从“软弱涣散支部”蜕变为三元镇优秀支部。他还创新“党员联户”机制,组织党员带头参与环境整治、矛盾调解。村民们纷纷感慨道:“现在有事就找支部,支部成了咱们的靠山,跟着支部干就是!”
产业破局,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单一的困境,许锋带领村“两委”多方调研,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引进企业开展“村企合作”发展生态农业,利用本村撂荒地打造近200亩轮作种植基地,同时带动周边乡镇共同发展,在上半年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下半年开展“生态萝卜种植”项目,盘活了村里闲置土地,2年带动80余户村民增收15万元,2024年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何家坝村第一次实现了自主产业创收的跨越。
文化赋能,绘就乡风文明“新图景”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许锋利用驻村工作经费添置了办公设备开展便民服务和宣传活动,牵头建设了“老年爱心食堂”“青莲书苑”等文化阵地,开展“最美庭院”等评比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许锋和村“两委”共同打造了首届“村晚”,凸显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的主题;2025年,他又打造了首届“迎春趣味运动会”,进一步倡导文化兴村理念。如今,何家坝村打牌的少了、干活的多了,冲突的少了、互助的多了,文明乡风正浸润何家坝村家家户户。
抓实重点,彰显党员干部“正能量”
驻村以来,许锋和村“两委”共同狠抓体系建设、安全排查、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驻村期间实施农村户厕改造15户,D级危房改造3户;完成基本农田补足56.33亩,非粮化整改图斑10.03亩。针对重点的防返贫工作,实施动态监测,数次遍访全村在家脱贫户和监测户,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总,以集体研判的形式商讨解决,通过动态监测,将村里因病造成家庭困难的4户村民及时纳入监测,筑牢防返贫底线。2024年7月11日,何家坝村因特大暴雨造成了山体滑坡10万方,许锋带领驻村工作队在深夜会同村“两委”冒险巡查、排危,组织和带领村民自救,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民生为本,书写幸福生活“新答卷”
为了改善何家坝村的民生条件,许锋发动全村和周围的力量,多方寻求支持,通过不断努力,于2023年争取到外界资金约70万元,在何家坝村建设了爱心食堂,安装路灯240盏,硬化道路1.5公里;2024年,争取到3.9公里道路拓宽项目和百万级供水管网减压池项目,同时还接受了预包装食品捐赠14万余元、化肥20吨,这些基础设施和物资的完善,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在寻求发展的同时,许锋也积极助推消费扶贫,帮助本村和邻村村民消费农产品4万余元。这些帮扶举措让村民们进一步实现了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景。83岁村民陈光胜大爷竖起大拇指说:“这个驻村第一书记不像外人,像是自家亲人!”
(作者系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拓展部副部长,受组织选派,于2023年6月至今,担任重庆市丰都县三元镇何家坝村驻村第一书记)
编辑:胡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