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王旭辉:用匠心守护万家灯火

作者:谌永恒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06 10:50:42

炎热的夏日,在重庆合川发电有限公司的厂区内,一个身影穿梭于汽轮机轰鸣的厂房和控制系统密集的中控室之间,他时而俯身检查设备参数,时而与技术人员低声交流,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他就是该公司高级工程师王旭辉,一位扎根电力行业15年,用专业与担当守护万家灯火的共产党员。

初心如磐 从技术骨干到行业标杆

王旭辉今年39岁,入党20年来,他将红色信仰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动力,从业15年来,他以过硬的专业素养,逐渐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兼具创新思维与管理智慧的复合型人才。翻开他的履历,国家电投集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干部”,国家电投集团重庆电力有限公司“劳动模范”“优秀奋斗者”等荣誉熠熠生辉,这些荣誉也见证着他“把平凡做到极致”的职业追求。

“安全生产不能有盲区”是王旭辉的口头禅。在担任区域安全总监期间,他的足迹遍布西藏、青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开展安全监督检查56次,提出整改建议和有效举措184项,督促治理风险隐患621项。在管辖5家新能源公司时,光伏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基本处于空白,他从人防、物防、技防三个维度,总结提炼,建立完善《屋顶采光井安全防护样板房》《光伏电站安全标识样板房》为光伏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创新突围 破解行业“卡脖子”难题

“他不仅专业素养过硬,还善于结合实际,探索创新。”这是同事们对王旭辉的评价。面对火电机组电除尘系统芒刺线检查死角这一行业难题,他创新使用“内窥检查法”应用在锅炉电除尘领域,及时排查设备内部故障,有效解决芒刺线检查死角问题。这项创新不仅获得《国家电投报》专题报道,还在国家电投集团重庆电力有限公司全面推广应用。此外,他还利用专业优势,参与火电企业“准入系统”的自主研发,实现了以计算机全面管理为基础的厂区隔离体系建设;研发“火电企业电气操作可视化管理系统”,完成5家单位近8000项电气操作票审核,为系统落地投运打下坚实基础,并取得了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艰苦攻关,王旭辉全程参与的超超临界安全阀试验平台建设工作结出累累硕果。该项目助推了“国和一号”首台套国产化旁排阀投运,入选了2025年《中央企业中试验证平台对外开放服务目录》。他还组织合川发电有限公司完成高新企业认定,使其成为西南地区首家获得高新企业认定的火电企业。

“所有安全阀门出厂必须经过严苛的‘热态’验证,而合川发电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具备该资质的企业。我们用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垄断,解决了‘卡脖子’难题,推动阀门领域国产化进程不断加速,也为后续各项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王旭辉说。

保供先锋 非常时期的非常担当

今年入夏以来,为提升夏季电力保供能力,作为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之一,王旭辉未雨绸缪,在去年极端高温保供经验基础上,提出“检修提前量”工作法。在上半年完成发电量约50亿度电(约占全市用电量的10.3%)的同时,完成4台次1000余项机组检修项目,有效解决了影响安全稳定运行的痛点、难点问题,保障夏季用电高峰期间4台机组均可满负荷稳定运行。

“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抓在日常、守在当下,以最佳状态在决胜保供大‘考’中,不惧‘烤’验,担当作为,为重庆电力安全供应贡献坚实力量。”王旭辉说。

在采访中,王旭辉多次强调“团队力量”,他只是万千电力人中的一员。在梳理他主导的诸多创新成果时,发现这位谦逊的工程师始终站在突破常规的最前沿,这正是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缩影,既有工匠精神的执着,又有突破桎梏的勇气,更不乏“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

夜幕降临,合川发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依旧灯火通明,王旭辉站在中控室的大屏前,凝视着不断跳动的负荷曲线。这位来自甘肃的“电力硬汉”扎根于山水之城,始终以奔跑的姿态坚守在岗位上,他深知,每一度电的背后,都是千家万户对光明的期盼,也正是有了像他一样坚守在岗位上的万千电力人,合川的万家灯火才愈发灿烂动人。


编辑:熊燕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