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陈德琴专栏 | 母亲的土方子

作者:陈德琴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06 10:50:54

母亲没什么文化,仅会简单的算术和写自己的名字。可没什么文化又没看过什么书的母亲,却是一个“土医生”,她用继承得来或创新的土方子,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为我们治疗了不少疾病,让我们免受或少受了诸多病痛的折磨。

小时候的寒冬腊月格外冷,硬邦邦的棉衣裤穿在身上像一块冷冰冰的铁,黄布胶鞋像冰窖一般,手和脚常被冻得红肿麻木,长冻疮便是经常的事了。手背、手指头、脚趾、脚后跟,经常肿得像馒头一般松软软又红亮亮的。手脚稍稍暖和,冻疮又痒又痛,常常睡不安稳觉,有时半夜还会被痛痒弄醒,苦不堪言。如若治疗不及时,冻疮还会烂,血水脓水直流,很是难过。

每每看到我们兄弟姐妹长冻疮了,母亲便在晚间让大家用温热水泡了手脚后,再将比拇指略大的红萝卜煨在柴灶灰里,待红萝卜煨得滚烫时,母亲会从针线篮里找出一块干净的棉布,将滚烫的红萝卜包裹起来,慢慢地用它在我们的冻疮上来回滚动,细致而温柔。那种熨烫,包裹着母亲浓浓的慈爱。睡觉时,冻疮不再痒了,觉也睡得安稳,第二天起来,肿胀的皮肤蔫的,像极了母亲眼角的皱纹。在母亲的精心照管下,我们兄妹四人从没受过冻疮的苦痛。我总觉得母亲的煨萝卜熨烫法比冻疮膏好用,因为这个土方子里有浓浓的母爱和智慧。

村东头有一条河,我们都爱到河里玩。酷暑季节的中午时分,白花花的太阳晒得人流油,母亲不让我们出门。母亲说,中午气温最高,人在烈日下曝晒,最容易中暑。我们不知道中暑是什么滋味,但见母亲说得严厉,也不敢造次。可弟弟们不怕,经常顶着毒日头在河边跑来跑去,还下河洗澡。

一天中午,我们正躺在凉床上歇凉时,三叔突然急慌慌地跑来找母亲,说小娃弟弟肚子痛得脸青面黑。我们跟着母亲急忙去往三叔家,小娃弟弟正捧着肚子唉哟唉哟地叫唤,脸上冷汗直冒。母亲看了看小娃弟弟,又叫三叔端了一小碗凉水来,然后将小娃弟弟的胳膊伸开,将凉水蘸到臂弯处,弯着食指和中指开始揪。不一会儿,小娃弟弟臂弯处便出现了乌红的印痕。母亲说,这是被“痧”逼的。只见她揪完右手臂弯又揪左手臂弯,然后再揪后脑勺下面的脖颈。渐渐地,小娃弟弟的哼哼声减弱了,后来竟沉沉地睡了过去。母亲说,这是中暑发痧了。母亲用的那个土方子,将小娃弟弟从疼痛中解救了出来。

小时候,每逢春天到来,春草发芽春花盛开的时候,我的身体就会长疙瘩,奇痒无比。母亲便烧一大盆盐开水,先将毛巾用盐开水消毒后,再用干净的盐开水给我敷,如此反复,红疙瘩没两日便消散了。我女儿大概遗传了我的这个毛病,每到春暖花开时,身上脸上也长红疙瘩。我长期生活在城市,便带着女儿到小药房大医院问诊,但都不管用,女儿也被折磨得烦躁不安。那日,母亲进城来,女儿哭兮兮地偎在她身边,甚是可怜。母亲急忙叫我烧盐开水,又叫我拿一条干净毛巾来。这时,我想起了母亲的土方子。果然,在母亲温柔和缓的抚慰下,女儿感觉浑身舒坦,那天晚上竟睡了一个甜美的安稳觉。第二天又如法炮制。没过两天,女儿的红疙瘩竟渐渐消失。

ec4d415db4408e718fa3ca6aa77790e4.jpg

母亲还有很多土方子。她经年累月生活在农村,用勤劳和智慧坚强地对抗着生活中的磨难,并从大自然中撷取精华,为我们消除生活中的烦恼和苦痛,让我们健康顺利地成长。正如女儿所说,母亲就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太太。

编辑:周芷琦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